马车驶入长乐坊,直接进了乌弥娜居住的后院。
一下车,朝珠的哭嚎声就惊动了姑姑。
两名蒙着面纱、动作麻利的侍女迎上来,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沈月陶进入内室,帮她褪下染血的衣衫,用温水轻柔地擦拭脖颈上的血污,再敷上止血的药膏。
屏风外,朝珠还在抽抽噎噎地向乌弥娜姑姑描述早上的惊魂一幕:“姑姑您是没看见,小姐脖子上好长一道血口子,衣襟前面全是暗红色的血,脸白得跟纸一样,走路都打晃,可吓死我了。关键小姐还压根没有发现!”
小丫头说得绘声绘色,就是有些添油加醋。
沈月陶在里面听得哭笑不得,偶尔才能插上话:“朝珠,哪有那么夸张,就是破了点皮,而且是不小心的,嘶,也不严重。”
上药的两个侍女,听到这声“嘶”,眼中惊恐越增,双方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乌弥娜端坐在主位上,面色平静地听着,手指摩挲着茶杯边缘,自有计较。
待沈月陶换好干净衣服上了药,脸色依旧苍白,但精神稍好了一些,这才从屏风后走出来。
乌弥娜看着她脖颈上缠绕的白布,上面有些粉红,眼神微冷:“这么说,那三个莽夫,是强拿了你的玉佩,来找我寻个正经活计,结果闹出了误会,还伤了你?”
“没有,我的伤和他们三人无关,都是误会。那个玉佩确是我给的,希望姑姑看在我的面子上,能给那三人安排一个谋生的活计!”
沈月陶在乌弥娜下首坐下,小口小口吃着熬煮的软烂的鲍鱼粥。
“去,把那三个人带上来。”
不一会儿,李远、张安、谢立三人被五花大绑,由几个健仆推搡着进了厅堂。
他们一进来,就看到脖子上包着白布、面色苍白的沈月陶眯着眼睛给三人打招呼。
传说中的美艳、严厉的乌掌事竟然没有对这个在她面前喝着粥呼噜噜响、还翘脚的女子举动视若无睹,脸上不见半分愠色。
三人顿时又兴奋又恐惧——兴奋的是这官家小姐说的竟然是真的,他们真的见到了乌掌事;
恐惧的是,昨夜黑灯瞎火的,这官家小娘子肉嫩得很,竟然伤得这么重!
看这架势,怕是凶多吉少。
有多喜,恐惧就有多加倍,三人对望一眼,绝望都要溢出来了。看得沈月陶一阵想笑,又生出一种悲凉感。
时移境变,短短一个晚上,双方的绝对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这些许权势,狐假虎威就滋生了许多爽感。
乌弥娜目光淡淡地扫过三人:“三位壮士,玉佩之事,说起来,倒是一场误会。”
三人猛地抬头看向沈月陶,李远最新反应过来,想要开口却生生止住,只是微微昂着头与乌弥娜对视后,缓缓低下了头。
“是。”
反而另外两位频频点头,争先恐后回应。
“误会,确实是误会。”“对对,是误会啊。”
乌弥娜目光扫过三人,久到三人都察觉出不对劲,脸上那点喜色也越发僵硬。
“既然是误会~把三人松开。”抬眼间看了一眼把脸埋在碗里的沈月陶,这腔调,只差把“我不信是误会”明示了。
还一个误会,目光似有若无地掠过沈月陶颈间的白布。
“这长乐坊,面上是我在打理,实际是新弥夫人的产业。月陶小姐,自月冕少爷没了后,便是夫人唯一的骨血,是这坊子日后名正言顺的主人。”
沈月陶几乎控制不住地皱眉,姑姑特意提这个做什么。在暗示月冕的死和她有关吗?
她放下茶杯,三人咯噔一抖,尤其是谢立,驼背晃得非常明显。
“她的安危,就是长乐坊的命脉!”三人抖得不成样,接着不急不缓再放惊雷,“昨夜,月陶被歹人所害!”
“姑姑,不是——”
乌弥娜一盯,沈月陶只得乖乖把嘴闭上。
“若是她掉了根头发,或是伤了半点油皮,这长乐坊都要抖三抖。”
夸张了,夸张了!
很明显那三人是听了进去,尤其李远,颤抖着抬起来头,望着沈月陶,眼眸中的光芒亮得渗人。
此番只有不死,跟着贵人小姐,何愁没有大好前途!
“月陶身边伺候的人还是太少了,沈府拨给的护卫也不顶事。从今日起,你们三人便跟在我身边,我会找人好生操练你们一番。待学好了规矩本事,就去月陶身边当值,护卫她的周全。这,也算是许你们一个报答知遇之恩的机会,可愿意?”
李远三人闻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从盗匪,一跃成为未来坊主贴身护卫的候选人?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三人激动得浑身发抖,连连叩首,声音因狂喜而颤抖:“愿意!小的们愿意!谢乌掌事成全!谢小姐大恩!小的们必定誓死效忠小姐,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沈月陶面上适时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随即化为温顺的微笑,对着乌弥娜乖巧点头:“月陶都听姑姑的安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