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垣城西新辟的靶场,占地广阔,背靠山峦,远离民居。空气中常年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火药味与机油气息。这里是检验新武器、锤炼士兵枪法的实战之地,平日里除了震耳欲聋的枪声和军官粗粝的呵斥,少有其他杂音。
然而今日,靶场的气氛却透着一种不同寻常的骚动与压抑的兴奋。不知从哪个渠道传出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瞬间飞遍了整个场地——少帅来了!这不算稀奇,少帅时常会亲临靶场检验新装备。可关键是,消息灵通人士(多半是秦穆副官身边嘴不严的勤务兵)神秘兮兮地补充了一句:督军是带着“少夫人”一起来的!
“少夫人”这三个字,如同在滚油里滴进了冷水,瞬间炸开了锅。
沈未央,这个名字在奉垣军体系内,早已不是秘密。从最初那位用化学知识验毒、改良火药的“霍家少夫人”,到后来设计出“启明式”、“雷鸣式”、乃至那战场救星“龙吟”战车的首席技术顾问,他在底层士兵和中下层军官心中,早已蒙上了一层传奇般的色彩。他是智慧的化身,是能让钢铁咆哮、让敌人胆寒的“文曲星”下凡,更是少帅极为看重、甚至可以说是……宠溺的人。
但绝大多数人,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尤其是对于这些大多出身行伍、满身痞气的老兵油子们来说,对这位“少夫人”的好奇,早已积蓄已久。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像戏文里唱的,弱不禁风、只会之乎者也的文弱书生?还是像某些人猜测的,是三头六臂、能掐会算的奇人?
于是,当霍聿枭那辆标志性的黑色汽车驶入靶场,后面还跟着一辆装载着几个长条木箱的卡车时,原本在各个靶位上进行常规训练的士兵们,眼神都不由自主地飘了过去,手上装弹、瞄准的动作都慢了几分。军官们罕见地没有立刻呵斥,因为他们自己也忍不住伸长了脖子。
霍聿枭率先下车,依旧是一身利落的戎装,墨色大氅在冬日的寒风中微微摆动,气场凛然。他下车后,并未立刻走向指挥台,而是转身,向车内伸出了手。
下一刻,一只骨节分明、略显苍白的手搭在了他的掌心。随即,一个穿着深蓝色棉长衫、围着灰色围巾的身影,略显迟疑地探身而出。
刹那间,原本还有些细微嘈杂的靶场,诡异地安静了一瞬。
沈未央的脚踩在夯实的土地上,感受到无数道目光如同实质般聚焦在自己身上,这比他面对任何复杂的公式或设计图纸都要让人紧张。他下意识地想缩回手,却被霍聿枭更紧地握住。
“怕什么?”霍聿枭侧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这帮小子,就是好奇。你可是他们心目中的‘财神爷’,没有你,他们哪来的新枪新炮?”
沈未央深吸了一口清冷而带着硝烟味的空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前方。只见那些穿着臃肿棉军服、脸上带着冻疮和硝烟痕迹的士兵们,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毫不掩饰的好奇、惊讶,甚至……是某种纯粹的、近乎崇拜的光芒。没有预想中的轻视或审视,反而是一种近乎炽热的注视。
霍聿枭揽着他的肩膀,姿态自然地带着他走向一处空着的、视野最好的靶位。秦穆指挥着士兵将卡车上的木箱抬下来打开,里面赫然是几支崭新的、泛着幽蓝烤漆光泽的“启明-1式”改进型轻机枪,以及配套的弹药。
“来,试试这个。”霍聿枭拿起一支,熟练地检查了一下,递给沈未央,“根据前线反馈,优化了导气系统和枪管材料,连发稳定性更好,寿命也更长。”
沈未央接过那沉甸甸的钢铁造物,冰冷的触感让他精神一振。作为设计者,他熟悉它的每一个零件,每一处结构,但亲手握住它,感受它的重量和质感,却是另一种奇妙的体验。他依循着记忆中的操作要领,有些生涩地拉开枪栓,检查枪膛,然后趴伏在射击位上。
整个靶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那略显单薄、与重型机枪形成鲜明对比的背影上。就连远处其他靶位的枪声,也不知何时停了下来。
霍聿枭就站在他身后半步,微微俯身,几乎是半环抱着他,一手帮他稳住枪身,另一手指点着远处的胸环靶。“姿势不对,肩胛要顶实……呼吸放缓,扣扳机要均匀用力……”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附近每一个竖着耳朵偷听的士兵耳中。那语气,与他们熟悉的、在战场上咆哮、在训练场上骂娘的少帅判若两人,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耐心与……温柔?
士兵们面面相觑,眼神交流间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八卦之火。
沈未央摒除杂念,依照霍聿枭的指导调整姿势。当他扣动扳机时,“启明式”那熟悉的、狂暴而连贯的怒吼再次响起!
“哒哒哒!哒哒哒!”
虽然是短点射,但那惊人的射速和稳定性,依旧让远处靶位后的土坡扬起一串烟尘。后坐力通过枪托传递到肩窝,震得他微微发麻,但也带来一种奇异的、属于创造者和掌控者的快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