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民辐射消杀日”在傍晚时分结束。人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驻地,进行严格的洗消。和去时不同,归途中充满了热烈的讨论和意犹未尽的遗憾。
“唉,时间过得太快了,我刚有点思路!”
“我那测试仪读数好像有点规律,明天……不对,下个月我得好好记录!”
“老王,你那个‘辐射场探测仪’(电工老王给自己那团乱线取的名字)下次借我玩玩!”
“我回去得把我那套雕刻刀磨一磨,说不定能在受污染的岩石上刻出吸附符文呢?”(这位显然是受了某些传说影响)
虽然一天下来,在“成果”上依然可以说是“啥也没捞着”,没有找到立竿见影的净化方法,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发现。但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收获了比具体成果更宝贵的东西——
他们克服了内心深处对辐射最本能的恐惧,不再将其视为不可触碰、只能躲避的绝对禁忌。
他们开始学会用自己熟悉的技能、带着一种近乎“游戏”的探索心态,去主动接触、理解这个无形的敌人。
更重要的是,他们心中那颗“或许我能做点什么”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一种朦胧的、属于“开拓者”和“修复者”的认同感正在悄然形成。这,正是李默所说的“盘古的勇气”——敢于向混沌挥出第一斧的勇气,无论那斧头是神兵利器,还是一把简陋的锄头。
……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到了下一个15号。
这一天,天刚蒙蒙亮,驻地的生活区广场就自发地聚集起了人群。与上一次需要集合动员不同,这一次,许多人早已穿戴整齐,背上鼓鼓囊囊的工具包,里面装的不仅仅是统一发放的装备,更多的是他们这一个月里反复琢磨、改造甚至发明的“独门兵器”。
千奇百怪,琳琅满目:
有人扛着自制的、带着各种感应探头和简陋显示屏的“环境分析仪”(虽然精度存疑);
有人提着装满各种颜色液体的瓶瓶罐罐,那是他们利用驻地有限化学材料调配的“净化试剂”;
有人拿着改造过的金属探测器,试图寻找辐射源与金属物质的关联;
甚至还有人带着画笔和特制的、据说掺了吸附材料的颜料,准备在隔离板上绘制“净化图腾”……
每个人脸上都看不到恐惧和犹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和一种不服输的信念。他们不再是被动等待命令的士兵,而是主动出征的探索者。一种“征服辐射”的集体潜意识,正在无声地蔓延。
“走了走了!”
“今天一定要测出那个波动规律!”
“我的新配方肯定比上次的有效!”
人群开始自发地、有说有笑地向着出口移动,秩序井然,目标明确。他们甚至没有等待李默的出现。
而就在出口处的安全界限旁,张彪、陈明、山猫等一百二十名全副武装的冒险队员,早已如同雕塑般肃立等候,构建起了严密的外围警戒线。
看着这群穿着臃肿防护服、却士气高昂、带着各种“奇门兵器”主动走向污染区的居民,张彪忍不住通过内部通讯对旁边的陈明低语:
“老大真是神了……他上次说,用不了一个月,这帮人就得自己抢着往外跑,拦都拦不住。我他妈当时还不信……”
山猫也咂咂嘴,面罩下的脸上满是佩服:“可不是嘛!上次还吓得腿软,现在一个个跟去赶集似的。这士气……比咱们当年刚入伍那会儿都邪性!”
陈明看着眼前这自发形成的洪流,沉声道:“因为老大给了他们一个比害怕更强大的东西——希望,还有……当家做主的权力感。”
他们不再需要领袖走在最前面充当心理支柱,因为他们自己已经成为了彼此的支柱。他们不再需要强制命令,因为探索和征服的欲望已经内化为他们的本能。
李默站在指挥中心的观察窗前,看着监控画面里那支自主涌向远方的队伍,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笑意。
他知道,“地球重启计划”最脆弱、最需要他手把手搀扶的阶段,已经过去了。这群曾经的幸存者,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蜕变为这片废土上真正的……创世者。
文明的韧性,远比辐射更加持久。而点燃这韧性的,正是那份属于每一个普通人的、不甘沉沦的“盘古之心”。
喜欢末日幸存者唯二的希望之光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末日幸存者唯二的希望之光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