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玲那句“我跟你们走”,声音虽轻,却仿佛用尽了她全部的力气。做出这个决定后,她紧绷的身体明显松弛下来,那根磨尖的伞骨长矛也终于垂向了地面。
小雅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欢迎你,思玲。”
李默也远远地露出了一个友善的笑容,但没有靠近,依旧保持着距离,以示尊重。
三人没有立刻动身。小雅让孙思玲收拾一下她仅有的、值得带上的东西,自己也帮忙搭把手。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是终于卸下了部分心防,或许是太久没有与人交流,在小雅温和的引导下,孙思玲断断续续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随着她的叙述,李默和小雅才真正了解到,眼前这个能在末日深山中独自存活下来的女孩,究竟有着怎样的过去。
“又是一个天才少女,” 小雅在心里暗自惊叹,但随即涌起的是一阵强烈的心酸。因为孙思玲的语调里,听不到小雅那种对知识本身的纯粹热爱,反而充满了疲惫、苦涩和一种深深的厌世感。
“而且是厌世的那种,” 李默也感觉到了,那是一种对世界、甚至对自身都感到失望的冷漠。
“我爸妈……他们是偏执狂。”孙思玲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像是在说别人的事,“18岁考上了省里一所好大学,专业是农业机械设计与自动化。我觉得这很有意义,能帮农民提高效率,能让土地产出更多粮食。”
“但他们不支持。”她扯了扯身上破烂的皮毛,“他们说,‘你一个女孩子去做农业机械研究行业!没什么前途’。他们觉得我应该去学金融,或者考公务员,嫁个有钱人,那才是正路。”
“他们死活不给生活费,还恶毒的要断绝关系。”说到这里,她嘴角勾起一丝嘲讽的冷笑。
“而她,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硬是勤工俭学给读完了。还提前毕业了。” 小雅接上了她的话,语气里充满了敬佩。她能想象,一个没有任何支持的女孩,要完成大学学业,尤其是工科专业,需要付出何等惊人的努力。
“是啊,读完了。”孙思玲眼神空洞,“我以为我证明了自己。当她拿着毕业证书向父母证明自己,事情的结局肯定是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她模仿着记忆中尖厉的语气:“‘读完了又怎么样?能找到工作吗?能赚大钱吗?我们不稀罕!早知道当初就不该让你去!丢人现眼!’”
“我一气之下,”孙思玲深吸一口气,仿佛还能感受到当时的绝望和愤怒,“就跑来山上当野人了。”
学别人来搞荒野求生,侥幸活了下来。
她说得轻描淡写,但李默和小雅都知道,这“侥幸”二字背后,是何等残酷的生存考验。她靠着大学里学到的有限野外知识、靠着那股不服输的狠劲,以及或许还有一点运气,硬生生在这片核爆后的地狱里,为自己开辟了一个小小的、肮脏的、但至少能喘息的角落。
她的厌世,并非天生,而是被最亲的人、被那个曾经的世界,一点点逼出来的。核爆,对她而言,或许更像是一种扭曲的“解脱”,将那个她无法认同、也无法融入的旧世界彻底埋葬了。
听完她的故事,机舱内(他们已回到直升机旁)陷入了沉默。
李默用力捶了一下座椅,骂了句:“操蛋的父母!”
小雅则轻轻握住了孙思玲冰冷而粗糙的手,低声道:“都过去了。那个世界,已经没了。”
孙思玲看着窗外荒芜的山脉,喃喃道:“是啊,没了……都没了。”
她的语气里,听不出是悲伤,还是解脱。
团队里多了一个成员,一个带着满身伤痕和复杂过往的天才少女。她的加入,带来了新的知识背景(农业机械或许能在未来开垦土地时派上用场),也带来了新的、需要小心安抚的情绪。
他们的“大家庭”,在命运的撮合下,变得更加完整,也变得更加复杂。未来的路,需要他们彼此疗愈,共同前行。
喜欢末日幸存者唯二的希望之光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末日幸存者唯二的希望之光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