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在鸡飞狗跳却又温情满满的日常中,五个小家伙摇摇晃晃地长到了三岁,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纪。
家里的墙壁早已从洁白无瑕变成了五彩斑斓的“抽象派画作集散地”。
地板上永远散落着各种型号的玩具零件,空气中弥漫着成长的气息和……偶尔的火药味。
三年时间,五个孩子的个性特征愈发鲜明,如同被打上了独特的烙印。
老大祁浪,运动神经发达,精力旺盛得像个小马达,说话做事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霸道,是孩子们中间默认的“行动派领袖”。
老二祁梓,逻辑思维惊人,口齿伶俐,善于观察和分析,是三岁孩子里罕见的“策略家”,一双眼睛看什么都像在计算得失。
老三祁回,性格沉稳早熟,对数字和规则极其敏感,有点小严肃,讲起道理来一套一套的,活脱脱一个小“纪律委员”。
老四祁透,情感细腻,敏感善良,酷爱涂鸦和音乐,艺术天赋初显,是个浪漫的“小艺术家”,但容易情绪化。
而小闺女金金,则是全家的甜心宝贝,性格开朗随和,情商高,是哥哥们之间的小小“调解员”,也是爸爸祁月白最贴心的小棉袄。
尽管在家里,经过祁月白不懈的努力和季云瑶绝对的权威镇压,父子关系已经缓和了许多,甚至能一起玩玩具、读绘本。
但有一个核心原则从未改变。
——妈妈季云瑶,依然是这个家不可动摇的“太阳”,是五个孩子(尤其是四个儿子)精神世界的绝对核心和依恋对象。
因此,当“上幼儿园”这个意味着需要长时间与妈妈分离的重大事件提上日程时,家里不可避免地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入园第一天,阳光明媚。祁月白和季云瑶特意都请了假,一起送孩子们去小区附近那所口碑不错的私立幼儿园。
五个小家伙穿着崭新的、印着可爱卡通图案的园服,背着小书包,手拉手排成一排,画面看起来温馨有爱。
然而,这和谐的表象,在踏入幼儿园大门、意识到爸爸妈妈即将离开的那一刻,被彻底击碎。
分离焦虑,以前所未有的猛烈态势,集体爆发了!
而爆发的方式,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们各自的“天赋”。
首先发难的是老大祁浪。
他一看妈妈蹲下身准备告别,立刻像一只被踩了尾巴的小老虎,猛地扑上去,用尽吃奶的力气死死抱住季云瑶的右腿,整个人像树袋熊一样挂了上去。
小脑袋埋在妈妈腿间,发出震耳欲聋的哭嚎:“妈妈不走!浪浪不要上学!哇——!!!” 哭声霸道,动作强势,充满了“物理阻隔”的意味,试图用最直接的方式将妈妈“锁”在身边。
老师上来想抱他,他扭动着身体,踢着小腿,抗拒得异常激烈。
紧接着,老二祁梓表现出了他“军师”的本色。
他没有像哥哥那样大哭大闹,而是迅速挣脱了试图牵他手的老师,小跑到幼儿园的铁艺大门前。
伸出小手,指着门锁,用清晰得不像三岁孩子的语言,逻辑严密地开始“谈判”:
“老师,这个锁是普通的弹子锁,安全性不够。”他皱着精致的小眉头,“我看到那边围墙有个角落的监控摄像头角度有盲区。
还有,操场滑梯的连接处螺丝好像有点松了,存在安全隐患。
在这种环境下,我妈妈怎么可能放心离开?我们需要先解决这些安全问题。”
他一本正经地分析着幼儿园的“安保漏洞”,眼神锐利,语气冷静,直接把前来接待的年轻老师给说懵了,张着嘴不知如何回应。
这哪里是三岁孩子?这分明是来视察安全生产的专家!
老三祁回的应对方式则充满了“实用主义”色彩。
他看到哥哥们的方法似乎效果不佳,妈妈还是准备要走。
他迈着沉稳的小步子,走到班主任面前,仰起严肃的小脸,从自己小书包的夹层里,掏出一个鼓鼓的小猪扑满,非常认真地说:
“老师,我这里有钱(是他攒了很久的零花钱和压岁钱)。
如果我妈妈现在离开,我可以付给你‘临时监护费’,每小时……五块钱怎么样?请你务必保证我妈妈一小时后准时回来接我。”
他甚至还试图跟老师讨价还价,“或者,你可以提供‘实时视频监控服务’,让我能随时看到妈妈,我可以加钱。”
班主任老师看着眼前这个试图用“金钱”解决分离焦虑的小大人,哭笑不得,表情复杂到了极点。
而老四祁透,则展现了他艺术家的敏感和执着。
他没有去抱妈妈,也没有去跟老师理论,而是迅速从小书包里掏出他随身携带的蜡笔和素描本,一屁股坐在地上,不顾周围嘈杂的环境,开始飞快地画画。
他画的是季云瑶的肖像,虽然笔触稚嫩,但抓住了妈妈温柔的神韵。
画完后,他跑到教室门口,踮起脚尖,用透明胶带小心翼翼地把妈妈的画像贴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