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后的更衣室里,湖人队洋溢着胜利的喜悦。香槟虽然没开(常规赛还不至于),但气氛已经足够热烈。马特·巴恩斯正声情并茂地向晚进来的队友描述林昊那次关键抢断。
“……你们是没看到CP3当时的表情!”巴恩斯模仿着保罗瞪大眼睛的样子,“就跟见了鬼一样!他肯定想不通,林是怎么从他那个‘万花筒’一样的脑袋里,把传球路线给挖出来的!”
拉玛尔·奥多姆慢悠悠地补充,语气带着哲学般的思考:“我怀疑林是不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副业,比如微表情分析专家,或者人类行为学博士?”
就连一向沉稳的保罗·加索尔也笑着加入讨论:“那次抢断确实改变了比赛势头。克里斯(保罗)之后几个回合的处理球,明显没有之前那么从容了。”
林昊被队友们围在中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用毛巾擦着还在滴水的头发。他能感受到大家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兴奋。这种成为团队重要一份子,并为胜利做出关键贡献的感觉,无比美妙。
“干得不错,林。”主教练迈克·布朗也走过来,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你对克里斯(保罗)的防守策略执行得很到位,尤其是最后时刻的那次阅读,非常精彩。”他顿了顿,压低了一点声音,“继续保持这种专注度,你在防守端的作用,对我们至关重要。”
林昊郑重地点了点头:“我会的,教练。”
更衣室的喧嚣中,科比通常话不多,他正接受着理疗师的按摩,闭目养神。但当林昊看向他时,科比恰好睁开眼睛,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科比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抬了抬下巴,眼神中传递出一种“干得不错,但别骄傲”的意味。这对林昊来说,已经是最好的肯定。
与此同时,在客队更衣室,气氛则要沉闷和压抑得多。
克里斯·保罗已经冲完澡,换好了衣服,但他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独自一人坐在自己的柜子前,低着头,用毛巾盖住了大半张脸,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更衣室里很安静,只能听到其他队员窸窸窣窣的收拾声和偶尔的叹息。
失败总是令人沮丧,尤其是这样一场势均力敌、本有机会拿下的比赛。而保罗的郁闷,更多来自于个人层面。那个中国后卫,林昊,像一根鱼刺,鲠在他的喉咙里。
他反复在脑海中回放那次被抢断的回合。那个双重假动作,他自认做得天衣无缝,无论是眼神、手势还是身体倾向,都完美地欺骗了场上几乎所有的防守者。格里芬确实跑出了机会,但那只是他吸引火力的诱饵,他真正的杀招是传给位置更深、终结把握更大的小乔丹。
这应该是一个必进的球,一个能扳平甚至反超比分的球。
但是……那个林昊,他就像提前拿到了剧本一样,精准地出现在了最不该他出现的位置,完成了一次几乎不可能的抢断。
“他是怎么做到的?”保罗在心中一次次地问自己。运气?不可能。一次两次或许是运气,但整场比赛,那个林昊多次精准地判断了他的突破方向和传球意图,只是有些球因为绝对速度或身体对抗没能直接形成抢断,但防守干扰做到了极致。
这种被看穿、被预判的感觉,对保罗这种以掌控力和篮球智商着称的球员来说,是极其难受的。他感觉自己像是在和一个能窥探自己思维的对手打球。
“克里斯,”快船主帅维尼·德纳格罗走了过来,拍了拍保罗的肩膀,试图安慰他,“一场常规赛而已,别太放在心上。那个林……确实有点邪门,他的防守预判能力很特别。我们会找到办法应对的。”
保罗拿下毛巾,露出了一张写满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的脸。他摇了摇头,语气低沉:“不,教练,不是邪门。他……很了解我。”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汇,“他好像研究过我所有的比赛习惯,甚至是一些我自己都没太在意的小动作。他的防守,是基于大量分析和极高篮球智商的……精准打击。”
德纳格罗教练皱了皱眉:“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依靠本能防守的球员。”保罗抬起头,目光穿过更衣室,仿佛能看到隔壁正在庆祝的湖人更衣室,“他是一个……阅读者,一个分析者。他今晚给我的防守压力,不同于联盟任何其他后卫。我必须重新评估他。”
说出这番话时,保罗的眼神无比凝重。他将林昊的地位,从一个“难缠的替补”,提升到了“需要认真研究并制定专门策略的潜在威胁”的级别。这对于心高气傲的保罗来说,是极少见的情况。
当保罗最终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球馆时,在球员通道的出口附近,他恰好遇到了同样准备离开的林昊。
两人迎面相遇,脚步都不由得顿了一下。
通道内的灯光有些昏暗,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周围的记者和工作人员似乎也嗅到了什么,纷纷将目光投了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