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海豚表演之后,驯养员微笑着面向观众席,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每个角落:“接下来,我们有一个特别环节,想邀请几位幸运观众上台,与我们的海豚宝宝进行亲密互动,比如喂食、手势指令等。有兴趣的朋友请举手哦!”
话音刚落,观众席瞬间沸腾起来,尤其是带着孩子的家庭区域,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高高举起,伴随着孩子们兴奋的“我!我!选我!”的喊声。不少年轻的情侣和成年人也笑着举起了手,跃跃欲试。
林晚眼睛一亮,下意识微微抬起了手,眼中流露出渴望。但她的目光扫过周围,看到踊跃举手的大多是兴奋的孩子们,她那点刚冒头的勇气又怯怯地缩了回去,举起一半的手悄悄落回了膝盖上。只是眼神还依依不舍地追随着那只聪明可爱的海豚。
程砚一直留意着她,将她细微的挣扎和渴望尽收眼底。他侧过头,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畔,声音低沉而鼓励:“想去就去,举手试试。”
林晚转过头,对上他含笑的眼眸,脸颊微热,轻轻摇了摇头,小声说:“还是算了吧……都是小朋友呢,我上去多不好意思。”她拉了拉程砚的衣袖,试图转移话题,“表演也看完了,我们再去别的地方逛逛好不好?”
程砚没有勉强,尊重她的那点小矜持。他牵起她的手,十指相扣,带着她随着散场的人流缓缓离座。“好,依你。”
由于大部分游客还滞留在表演场内外回味或等待下一场,通往其他展区的路上人影稀疏,显得格外清静。他们仿佛闯入了一片蔚蓝而静谧的专属国度,只有偶尔一两条好奇的鱼儿隔着玻璃与他们无声地对望。
他们信步来到了与海洋馆相连的海洋生物博物馆。这里的氛围与之前充满活力和欢笑的表演区截然不同,更显静谧和庄重。幽暗的光线下,巨大的玻璃展柜里陈列着各种海洋生物的标本,从微小而结构精美的珊瑚虫,到体型庞大、形态震撼的深海鱼类,甚至还有完整的鲨鱼骨架和巨大的鲸鱼部分骨骼标本。
林晚一进入这里,仿佛瞬间踏入了一个新奇而神秘的知识宝库。她睁大了眼睛,几乎将脸贴在了玻璃上,仔细端详着那些她从未见过、甚至从未听说过的奇特生物。
“阿砚,你快看这个!它的名字叫‘水滴鱼’?长得好……好忧伤啊!”她指着一个皮肤松弛、仿佛融化了的棕色鱼类的标本,语气里充满了惊奇和一丝忍俊不禁。
“还有这个!鮟鱇鱼!它头上真的有个小灯笼!我在纪录片里看过!它居然真的长这样!”她像是发现了宝藏,兴奋地小声对程砚分享着。
“哇……这是皇带鱼吗?真的好长啊……像海里的丝带一样。”
除了静态的标本,馆内还利用先进的3D全息投影技术,生动地展示着某些深海生物的发光现象、珊瑚礁的生态系统演变等。光影变幻间,绚丽的色彩和动态的画面仿佛将深海的奥秘拉近到了眼前。
林晚完全被吸引住了,不时发出低低的惊叹和疑问。程砚则耐心地陪在她身边,偶尔能解答一二,偶尔也会和她一起看着说明牌学习新知。更多的时候,他只是安静地看着她——看着她因为发现新事物而闪闪发亮的眼睛,看着她因好奇而微微张开的嘴唇,看着她全神贯注时可爱的侧脸。
此刻的她,就像一个对世界充满无限好奇和探索欲的孩子,纯粹而生动。程砚心里柔软成一片,觉得选择这家自带高品质海洋馆的酒店,果然是再正确不过的决定。
两人细细地将整个海洋生物博物馆逛完,沉浸在浩瀚海洋的知识与魅力中,不知不觉,两个小时悄然流逝。
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十一点了。阳光透过博物馆高处的玻璃顶棚洒下,预示着室外温度正适宜海边活动。他们决定先回房间稍作休整,然后去享用午餐。
回到面朝大海的舒适房间,海风轻柔,带来阵阵凉爽。他们简单收拾了一下,便乘坐电梯来到了位于酒店顶楼、享有绝佳海景视野的自助餐厅。
餐厅里食物琳琅满目,从中西式热菜、寿司刺身到各式甜点、新鲜水果,应有尽有。林晚拿着盘子穿梭其间,眼睛忙个不停,但最终回到座位上时,盘子里却只盛了寥寥几样——一些水果沙拉、几片三文鱼、一小块烤鳕鱼和一点蔬菜。
程砚看着自己盘中丰盛的食物,又看了看她那边,不禁有些疑惑:“怎么了?没什么合胃口的?看你拿得很少。”
林晚有些不好意思地戳了戳盘子里的鳕鱼,声音不自觉地变小,带着点生怕被说挑食的心虚:“看着是挺多的……但其实我爱吃的就那几样……而且好像也不是很饿……”越说声音越小,脑袋也微微低了下去。
程砚看着她那副仿佛做错了事、快要把自己缩到桌子底下的模样,顿时失笑。他伸出手,温柔地揉了揉她的发顶,安慰道:“没事,不喜欢吃这些就不用勉强。房间里还有我们带来的水果和零食,下午要是饿了可以先垫一垫。晚上我们再出去找家专门的餐厅,吃你最喜欢的海鲜,好不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