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跳跃带来的短暂眩晕和失重感迅速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沉重感,以及一股混合着尘土与奇异植物清香的、干燥而冰冷的空气。
逃生舱平稳地(近乎奇迹般地)降落在一片布满嶙峋怪石的灰色土地上。透过布满灰尘的观察窗,沈念薇看到的是一片与湖畔区域和镜湖林地截然不同的景象。
这里没有葱郁的林木,也没有波光粼粼的湖泊。眼前是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由无数根巨大暗灰色石柱构成的石林。这些石柱高低错落,形态千奇百怪,有的如同利剑直刺昏黄的天空,有的则像匍匐的巨兽,彼此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通道和幽深的阴影区域。天空是永恒不变的昏黄色,见不到日月星辰,只有一种弥散的光源提供着照明,让这片石林显得格外荒凉、肃杀,且充满了一种时间凝固般的古老气息。
这里就是引导信号指向的“摇篮”新区域?
沈念薇没有立刻离开逃生舱。她首先快速检查了舱体状态——彻底报废,能源归零,所有系统宕机,它已经完成了最后的使命,成了一堆金属坟墓。然后,她仔细感知着外部环境。
空气成分可以呼吸,温度大约在十度左右,有些冷,但防护服足以应对。重力与之前所在的单元类似。最让她警惕的是,这里异常的寂静。没有风声,没有虫鸣,甚至连之前在其他区域感受到的那种无处不在的、蕴含生机的能量脉动都微弱到几乎不存在。只有一种仿佛来自大地深处的、极其低频的、几不可闻的震动感。
她将精神力延伸出去,尝试与这片土地“沟通”,如同在湖畔尝试解读湖水信息一般。然而,反馈回来的信息流却如同触碰到了坚硬的岩石,晦涩、冰冷、且充满排斥感。这片石林,似乎拒绝被“阅读”。
这与之前的环境截然不同。湖畔区域相对温和,林海区域充满精神干扰但能量活跃,而这里……只有死寂和排斥。
她想起了王栋梁最后的叮嘱——“西边那片石林地势高,易守难攻,或许是个备选的据点。” 难道就是这里?
谨慎起见,沈念薇没有贸然离开相对封闭的逃生舱。她拿出与火种水晶连接的数据板,尝试搜索关于这个区域的资料。
火种水晶的知识库浩瀚如烟,她输入“石林”、“灰色石柱”、“低能量区”等关键词进行筛选。很快,一些零散的信息被检索出来:
【地点标识:第七试炼区 - ‘沉寂石林’】
【环境特征:高密度惰性能量矿石构成,对主动能量探测及精神感应具有高度屏蔽与排斥效应。生态环境极端贫瘠,原生生物稀少且高度特化(具潜伏、拟态特性)。】
【Khalima设施:3号自动观测站(状态:未知)、7号物资储备点(状态:封存)、远古信标塔(状态:休眠)……】
【警告:该区域存在未知空间畸变现象,部分物理规则不稳定。不建议低权限继承者长时间停留。】
沉寂石林……能量屏蔽……空间畸变……
信息证实了这里的特殊性和危险性。但同样,这里也存在Khalima遗留的设施!那个7号物资储备点和远古信标塔,或许就是她此刻急需的资源和下一步的线索!
尤其是信标塔,如果能激活它,或许能发出比逃生舱更强大的信号,联系到更多可能存在的幸存者,或者……与火种知识库中提到的、可能存在于其他维度的Khalima避难所取得联系!
目标明确了。但如何在这片排斥精神感知、危机四伏的石林中找到这些设施?
沈念薇深吸一口气,知道不能再躲在舱内。她必须出去。
她仔细检查了随身装备:装满补给的行军背包、与火种连接的数据板(兼具扫描和有限分析功能)、一把从信标节点找到的Khalima制式合金匕首、以及最重要的——她自身初步恢复并增长的精神力,和对能量更为精细的操控能力。
她将精神力收敛到极致,如同给自身覆盖上一层无形的薄膜,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刺激”。然后,她轻轻推开逃生舱那已经失去动力的舱门。
嘎吱——
金属摩擦声在死寂的石林中显得格外刺耳。
她敏捷地跃出舱体,落地无声,迅速躲到最近的一根巨大石柱后面,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近距离感受,这片石林更加令人压抑。石柱表面粗糙冰冷,布满了风蚀的痕迹和一些从未见过的、如同电路板般的暗色纹路。地面是坚硬的砂石,几乎看不到任何植物,只有一些紧贴着石壁生长的、颜色灰暗的苔藓。
她尝试用数据板进行被动扫描。果然,扫描波受到严重干扰,有效范围不到五十米,而且图像模糊,只能勉强分辨出附近石柱的轮廓。
看来,在这里,高科技设备的作用被大幅削弱了,更多需要依靠最原始的感官和……直觉。
她回忆起引导信号中附带的那个能量标记,那像是一个路标。她闭上眼睛,不再依赖视觉和扫描仪,而是将心神沉静下来,去细细感受周围环境中那微不可查的能量流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