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陆铮如同着魔一般,疯狂地投入到对这种状态的捕捉和复现中。他发现,这种θ波共振状态可遇不可求,越是刻意追求,越是适得其反。它需要一种近乎“无为”的、深度放松后的自然涌现。
他调整了策略。不再长时间枯坐强求,而是利用每天训练后身体自然疲惫、服药后疼痛减轻的时段,进行短而频繁的尝试。他更加注重呼吸和身体的感知,努力摒弃杂念,尤其是摒弃对“结果”的期待。
成功率依旧很低,十次尝试未必能成功一次。但每一次成功的短暂瞬间,都能让他左臂感受到那奇异的温热和极其轻微的、轻松的活动能力提升。这种提升微乎其微,甚至无法体现在常规的力量测试上,但他自己能清晰地“感觉”到——那是一种神经通路被“润滑”、被“疏通”的微妙体验。
他将这些珍贵的体验和对应的脑波数据 meticulously(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形成了一份极其详细的私人日志。他知道,这份日志的价值,可能远超乎想象。
就在陆铮沉浸于这内在突破的喜悦中时,地下堡垒迎来了一位访客。
经过数周的休整和汇报,沈念薇回来了。 她比离开时清瘦了些,眉眼间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更加锐利和沉静,仿佛经过战火与危险的淬炼,褪去了最后一丝青涩。她没有穿军装,而是一身利落的便服,风尘仆仆。
见到陆铮的第一眼,她的目光就立刻落在他那只放在膝盖上的左手上。她敏锐地注意到,他的手指似乎更加放松,那种时刻存在的、紧绷的颤抖减轻了,气色也似乎比之前多了一份内敛的润泽。
“你……”她迟疑了一下,眼中带着询问。
陆铮看着她,没有说话,只是缓缓地、用一种比以前更加稳定和可控的方式,抬起了左手,食指和无名指依次缓慢地屈伸了一次。动作依旧缓慢,却少了之前的挣扎感,多了一丝流畅。
沈念薇的眼睛瞬间亮了!她快步走到他面前,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托住他的手腕,感受着那微弱却真实的力量,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你……你怎么做到的?这才几周……”
陆铮反手握住她的手,将她引到那间小小的训练室,打开了他的私人日志和那些关键的脑波数据记录。
沈念薇飞快地浏览着,越是看,脸上的震惊之色越浓。当她看到那段显示脑波与肌电神奇同步的数据记录时,猛地抬起头,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θ波共振!你……你竟然自己做到了?!接近7.83Hz!天哪!这……这完全验证了我们在矿坑里的发现!‘外部引导’真的指的是自身脑波!”
“是它找到了我。”陆铮嘶哑地纠正道,眼中闪烁着分享秘密的亮光,“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
两人激动地交流着各自的发现。沈念薇带来了后方研究小组的最新理论进展:数学模型初步证实了特定频率电磁场与神经电信号共振的可能性,但也强调了其对脑波状态的极度依赖性,与陆铮的体悟完全吻合。她还带来了一些关于θ波诱导训练的、更加科学的方法和设备建议。
希望从未如此真实过!他们仿佛已经握住了那把“钥匙”的一半!
然而,欣喜之余,沈念薇的神色却渐渐凝重起来。她压低声音道:“这次回来,还有一件事。‘磐石’让我私下提醒你。边境那次行动,对方虽然撤了,但我们怀疑,他们可能已经提前获取了部分……非核心数据。甚至可能……对‘亚伯拉罕之匙’的存在和大致方向有所察觉。”
陆铮的心猛地一凛:“他们知道多少?”
“不确定。”沈念薇摇头,眉头紧锁,“但‘蜂鸟’早年活动轨迹复杂,与境外多个机构有过交集,不排除有零星资料流出。总部判断,未来你……以及你这只手臂的恢复情况,可能会引起某些势力的额外‘关注’。这里的绝对安全等级,可能会再次提升。”
潜在的威胁,如同幽灵般再次浮现。喜悦的氛围蒙上了一层阴影。
“另外,”沈念薇顿了顿,声音更低,“关于周爷爷……老帅的遗物整理基本结束了。但在清理他书房一个极其隐蔽的保险柜时,发现了一份……他生前最后的、未完成的手稿。内容……似乎涉及对当年西南边境那次行动的……一些反思和未尽的调查,里面再次提到了‘牧羊人’,笔触非常……沉重和复杂。‘磐石’说,等手稿解密程序完成后,可能会送过来给你看。”
周爷爷的未完成手稿?对“牧羊人”的反思? 陆铮的眉头深深皱起。尘埃之下,似乎还埋藏着更深的往事和纠葛。
喜悦、突破、警告、未解的谜团……所有情绪和信息交织在一起,在寂静的地下堡垒中回荡。 未来的路,似乎更加清晰,却也布满了更多的迷雾和荆棘。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已经踏上了这条无法回头的征程,手握微光,向着深渊和希望并存的未来,稳步前行。
喜欢与你共赴河山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与你共赴河山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