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堡垒的日子,失去了日出日落的自然节律,时间仿佛凝固在冰冷的白光和仪器低沉的嗡鸣里。陆铮的生活被切割成精确的模块:训练、治疗、进食、休息、分析那点有限的边境传回的数据碎片,以及……每晚雷打不动的、无人知晓的意念“浸润”。
陈医生的方案科学而系统,注重根基。水疗池中,陆铮在治疗师的辅助下,进行着对抗水阻的屈伸训练,水的浮力减轻了负担,却也放大了对肌肉控制精度的要求。物理治疗室里,精准的深层按摩放松着紧绷痉挛的肌肉群,常常痛得他冷汗涔涔,却也让后续的训练更加高效。新型的神经调节药物似乎起了一些作用,剧痛的峰值有所降低,持续时间缩短,让他能拥有稍多一些的宝贵睡眠时间。
他的进步是实实在在的。左手食指和无名指的主动活动范围已经能接近正常幅度的三分之一,力量虽依旧微弱,却已经能够比较稳定地捏住特制的粗柄笔,在电子写字板上留下歪歪扭扭、却依稀可辨的字迹。每一次成功的抓握,每一次清晰的笔划,都带来短暂的喜悦,但很快就被更强烈的渴望所取代——这还远远不够。
王栋梁成了他与外界唯一的桥梁。定期传来的加密简报内容依旧令人焦虑:“边境对方活动加剧,发生数次小规模交火,未获实质进展。”“‘红箭’所在技术小组成功干扰对方一次钻探尝试,自身位置暴露,已转移,安全。”每一次“安全”二字,都让陆铮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随即又为“交火”、“暴露”这些字眼而再次揪紧。他能做的,却只有在这地下数十米深处,更加疯狂地压榨自己。
每晚,当堡垒进入“夜间模式”,灯光调暗,大部分人员休息后,陆铮便会独自来到康复训练室。他没有开启任何设备,只是坐在黑暗中,仅有模拟窗外那轮虚假的、永恒不变的“明月”洒下清冷的光辉。
他闭上眼,沉入意念空间。但不再是老槐树下的阳光,而是根据那封早期信件和零星数据构建出的、一种更加抽象、更加专注的“内视”状态。他想象着那股微弱的“能量流”,不再是温暖的光,而是某种更接近本质的、冰冷的“序化之力”,如同极细的银丝,遵循着某种复杂的频率,极其缓慢地“编织”入他受损左臂的神经丛中。
没有外在的动作,没有汗流浃背,只有极致的精神内耗和与剧痛背景音的对抗。他试图去“感受”那想象中“能量流”流过时,神经末梢极其微弱的反应——是更活跃了?还是更稳定了?抑或只是纯粹的自我暗示?他无从得知,只能凭借一种近乎本能的偏执,夜复一夜地重复着这看似徒劳的“内功”。
时间在地下悄然流逝。边境的拉锯战仍在继续,消息时好时坏。陆铮的常规训练数据稳步提升,陈医生对此表示谨慎的满意,但对他眼底深处那挥之不去的、仿佛在燃烧着什么的状态,感到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这天,一次常规的水下抓握训练中。
陆铮的目标是捏紧一个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橡胶球,达到设定阈值并保持五秒。之前他最好的成绩是勉强达到阈值,保持一秒即脱力。 他闭上眼,集中精神,驱动着左手的协同肌群。手指艰难地向内收拢,挤压着橡胶球。传感器数值缓缓上升……接近阈值……达到! 他心中一动,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追求保持,而是下意识地运用了每晚“浸润”时的意念——想象那股“序化之力”瞬间汇聚于指尖,不是增强力量,而是稳定那即将溃散的力量输出。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那原本一到阈值就剧烈颤抖、即将崩溃的力量,竟然真的稳住了!虽然依旧微弱,却不再散乱,如同散兵游勇被瞬间编入了队列!传感器上的数值稳稳地定格在阈值之上! 一秒……两秒……三秒……四秒……五秒!
提示音响起!成功了!而且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稳定的方式完成的!
陆铮猛地睁开眼,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左手!那五秒的稳定,感觉截然不同!不再是侥幸,而是一种……初步的掌控感?
旁边的水疗师和陈医生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陈医生立刻调出实时肌电数据曲线,发现就在刚才那五秒,陆铮左前臂肌电信号的混乱度(EMG entropy)出现了短暂的、却非常明显的下降!这意味着肌肉放电更加同步,效率更高!
“刚才……你是怎么做到的?”陈医生惊讶地问,“意念集中方式有什么不同吗?”
陆铮心中剧震,但脸上不动声色,嘶哑道:“没……就是试着……别太用力,想着‘稳住’。”他隐瞒了每晚的“秘密训练”。在没有确切证据前,他不能将那个危险的猜想公之于众。
陈医生若有所思:“‘稳住’……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提升,有时确实会表现为力量的更高效利用,而不仅仅是绝对力量的增加。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继续保持这种感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