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一头驴,自然驴归苏淮骑。谁叫黄、孙两个人吃了人家苏淮的,哪还好意思再抢坐骑。于是苏淮骑上驴,悠闲地先行一步。
一路上,苏淮想着这两天里发生的事情,越想越觉得头大。
前世里,老钱的腿没断,王志国也没有和林卫红的交集。虽然大家都很烦林卫红,却也没有明面上的孤立。
现在,自打自己露了手艺出来之后,事情越来越偏离原本的轨道。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事情?自己一点谱都没有。
林卫红会不会黑化,成为最终大Boss?自己能不能顺利带张蕊回城?一切都变成了未知数。
自己这个小蝴蝶,扇得这个世界有些陌生了。
嗨……
苏淮回在村头才想开,他长叹一声又甩了甩头,把所有杂念抛在脑后。由它去吧,只要不影响到自己和妻子,什么都不是那么重要。
实在没有路走,那就靠自己的拳脚,打出一条路走。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还了驴,苏淮回到自己家门口,就听到屋里头传来阵阵的笑声。
好家伙,三个女人一台戏,看来自己屋里至少得两台戏。
推开门儿,就看到九个女人,正坐在自家炕上说笑着。看来自己是猜错了,整整三台大戏。
“呦,今儿怎么聚这么齐在?”苏淮一边摘着帽子,一边打着招呼。
张蕊见自家男人回来,赶紧从炕上下来,拿起扫炕的扫帚,给苏淮扫着身上的风和尘。
等苏淮把大衣裳脱下来,她又接到手里放好。典型的贤妻。
“还不是因为你家里暖和。谁家能像你家这样,舍得烧柴火。”吴霞明着好像是解释,又好像是在暗里讽刺。
“那可感情好。苏淮,我们难得聚齐,你就发扬一下风格,给我们搞点好吃的呗。”周红提议道。
“那没问题。我喝口热水就去后山、沟边看看。”苏淮爽快地答应下来。
因为张家姐妹,还有新知青陈青、孙小莉,她们都在自己家。作为主人,对于新客人,自然要大方。
苏淮的话刚说完,张蕊倒好热水的大碗,已经递到了他的面前。
趁着苏淮喝水的功夫,吴霞问着情况,“苏淮,老钱的腿怎么样?会不会留毛病?”
“我的手艺你还不相信嘛。打了一天的消炎药,现在烧也退了。应该不会留什么大毛病,等好了之后,不影响干活。”
“那就好。我们刚才还说呢,别瘸了一条腿,回头不好找媳妇儿。”周红心直口快道。
“咋就不好找。至少他还有那个林……”苏淮一见到周红,嘴就开始贱。
“苏淮,我们家老孙回来了吗?”吴霞很不想听到林卫红的名字,她赶紧打岔。
“他们俩还在路上,我骑着驴先回来的。走了,我去外面给你们找好吃的去。”
苏淮脱掉自己的棉袄,又把皮袄套上,推门就出去。
凭着苏淮的外挂,晚上苏家自然很是热闹。
————
天寒地冻,对于大湾村里的人来说,才是最惬意的时刻。辛苦了一整年,总算没有什么活计要干,一个个都躲在屋子里猫冬,享受这难得的休息时刻。
钱多华在医院里躲了七天,经过医生再次检查,再没有别的情况之后,一众知青才把他接回知青院。
别人都能闲着,躺在家里喝点小酒,或者三五成群地打打牌、扯扯话。反而大湾村的会计李文海,到了一年里最忙的时候。
今年全村收入几何,全村总工分多少,一个工分该合多少钱、几斤粮食,……
算盘星子都快打出了火星子,连续几天睡不好觉之后,李文海才对着一众村委们宣布着今年的成果。
当大家伙听到一个工分合到三分钱的时候,大家伙的眼神都直了。
“甚?你说多少?”孙玉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往年里,最好的年景,一个工分也没有合到两分钱过。
“今年一个工分三分钱,准确地说合到三分一厘五。今年的余粮,和去年也差不多。粮食还得照着去年的数来分。”李文海再次报着账。
“俄的个乖,今年大家伙都能过个好年嘞。”孙玉峰一拍自己的大腿,感叹着美好的生活。
“可不么,咱们村啥时候有过这样的好年景。”新当选的村委田礼先也直嘬牙花子。
“你们都想甚嘞。靠着咱们村那些个地,就是锄头抡出火星子,咱们也挣不来这些子钱。咱们都得感谢人家苏知青。”这时吴永贵发话了。
“对,对,苏知青真是咱们村的大贵人。”孙玉峰表示赞同。
……
一屋子里的人高兴一番之后,李文海咳嗽了两声,这才缓缓地说出来自己的想法。
“年中的时候,俄就讲过,咱们村的小学得重新开咧。现在村里有了钱,你们说这个学校是不是……”
听了李文海的话,村委们纷纷沉思了起来。准确地说,是吴永贵和孙玉峰想得最多。
反而最年轻的田礼先,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赞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