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会议结束的次日,新宁市复兴委员会宣传部这部刚刚恢复运转不久的机器,便开足马力,高效运转起来。
在首席行政官李浩宇的直接指示和远征机系统的信息辅助下,一系列关于确立“最高首长”制度、林禹将军就任以及公审大会的宣传预案被迅速制定并下发。
宣传部的骨干同样多为“退役”系统士兵,他们或有旧时代宣传人员的某些“艺术创造性”,执行力绝对一流,且深刻理解上级意图。
一时间,遍布安全区各处的尚未完全恢复的广播系统(主要是高音喇叭和部分修复的有线广播)、新创办的简陋但排版清晰的《新宁日报》墙报版、以及各个居民安置点、劳动集合处的公告栏,都被同样的核心内容所覆盖。
广播里,播音员用清晰而充满力量的声音,反复播报着“最高首长”制度确立的伟大意义,强调这是在废墟之上重建秩序、凝聚力量、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
报道详尽描述了林禹将军在会议上如何“力排众议”、“心系集体”、“三辞三让”、“在全体委员一致恳请下,为大局不得已承担起最高职责”的“感人过程”,将其塑造成一个谦逊、无私、勇于担当的完美领袖。
同时,广播和报纸也以严厉的口吻,通报了以钱胖子、刘女士、乌鸦为首的反动势力,是如何“阴谋颠覆新生政权”、“破坏重建大局”、“煽动暴乱、抢夺军用物资,致使多名军民伤亡”的累累罪行,并宣布将对此进行公开审判,以正视听。
官方的宣传本就带有极强的导向性,而信息在民间口耳相传的过程中,更是不可避免地添油加醋,朝着更加传奇、甚至荒诞的方向发展。
关于林禹的个人崇拜,在某种默许甚至推动下,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温发酵。
“听说了吗?林将军根本不是普通人!那天晚上魔翼龙袭击,他随手捡起一块石头,喊了一声中,那魔翼龙就跟被高射炮打中一样,当场就炸了!”
“你这算什么?我二舅姥爷的三侄子当时在指挥部外面站岗,他亲耳听到,之前有一次林将军被上千丧尸围住,他根本不慌,就站在车顶上唱歌!那歌声,跟有魔力似的,丧尸听着听着就自己脑袋炸开了!一千多个啊,一会儿就全灭了!”
“怪不得能当最高首长,这是天神下凡,来救我们来了!”
“有林将军在,咱们新宁市肯定能复兴!”
类似的传言在各个角落滋生、传播,越传越神,将林禹的形象不断拔高,几乎推向了半神的位置。
尽管稍有理智的人会觉得离谱,但在朝不保夕的末世,一个强大到超乎想象的领袖,恰恰是许多人内心渴望的精神寄托和安全感来源。
宣传部对此并未“辟谣”,只是持续输出着林禹勤政爱民、指挥若定的“正面”形象。
在这种舆论氛围被烘托到顶峰之时,新宁市最高法院(由复兴委员会司法事务局临时组建)在新落成的、略显简陋的审判大厅内,对钱胖子、刘女士、乌鸦及其核心党羽进行了公开审判。
审判过程通过广播向全城直播。
检察官宣读的起诉书历数了他们的罪行:武装叛乱、谋杀、抢劫、破坏生产、煽动分裂……证据确凿,包括缴获的武器、侯三等投诚人员的证词、以及他们在混乱之夜试图负隅顽抗的记录。
在铁证面前,大多数被告面如死灰,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唯有钱胖子还在试图狡辩,声称自己只是“为了幸存者的利益”,声音却在检察官冰冷的质询和旁听席(主要是受邀的各界代表和部分系统人员)愤怒的目光中越来越低。
审判没有悬念。经过合议,审判长起身,庄严宣判:
“被告人钱XX(钱胖子)、刘XX(刘女士)、金XX(乌鸦),犯武装叛乱罪、故意杀人罪、抢劫罪……数罪并罚,犯罪情节极其严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危害新宁市生存与发展根基,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其余主要从犯,根据犯罪情节轻重,分别判处五年、三年、一年不等有期徒刑,并送往劳动改造营,接受强制劳动与思想改造!”
判决一出,通过广播传遍全城,引来之前被他们压迫的人拍手称快。
对于在苦难中挣扎求生的民众而言,这些试图破坏来之不易秩序的人,死有余辜。
翌日,清晨。天色阴沉,飘着细密的雨丝。
在新宁市郊区一片废弃的工厂空地上,临时设置了刑场。周围由荷枪实弹的内卫士兵严密警戒,气氛肃杀。
获准进入现场的不只有负责执行的执法人员、法院和复兴委员会的代表,还有少数几家被特许的《新宁日报》记者,以及一批被“组织”前来观看的群众代表,这些人多是之前受过乌鸦一伙欺压、或者对破坏秩序者深恶痛绝的普通幸存者。
钱胖子、刘女士、乌鸦等十余名被判处死刑的囚犯,被反绑双手,由两名士兵押解着,踉跄地带到空地中央,面对着一堵斑驳不堪、布满苔藓和弹孔的砖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