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形容让控制中心内本就紧张的气氛几乎凝固。
陆彬沉默了片刻。纯粹的防御和隔绝看来效果有限,这个“幽灵”的渗透方式超越了传统的网络安全模型。
“改变策略。”他迅速做出决断,“玛丽,在乌镇筹备服务器外围,建立一个新的‘观察区’。”
冯德·玛丽立刻抬头,眼中闪过疑问。
“不完全阻止它,”陆彬解释道,目光依旧锁定屏幕,“给它一个精心设计的‘沙盒’,一个看起来像是真实筹备服务器镜像的环境。”
“投入高度仿真的虚假数据——演讲议题、参会名单、网络拓扑,全部用‘幻影’协议生成。”
“我们要让它看我们想让它看的东西,而不是让它随意乱逛。”
冰洁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她不知何时也已抵达地下中心,显然送完孩子后便直接赶来。
她理解了陆彬的意图:“用虚假信息喂养它,引导它的学习方向,甚至……误导它。”
“同时,”陆彬接话,语气冷峻,“在这个‘观察区’的每一个入口、每一条数据流路径上,部署最高灵敏度的监测探针。”
“我们要像研究一种前所未见的病毒一样,分析它的每一个‘学习’动作,每一个‘思考’的痕迹。它的行为模式,本身就是最重要的情报。”
“明白!”冯德·玛丽立刻转身,向技术团队下达一连串指令。
巨大的环形屏幕上,新的虚拟隔离区开始快速构建,如同一个精心准备的数字陷阱。
陆彬微微侧头,对冰洁低声道:“联系我们在北京和浙江的团队,启动‘东风’预案。”
“乌镇大会的真实筹备工作,转入最高级别的离线-加密并行模式。所有核心数据,物理隔离。”
“明白。”冰洁点头,立刻走到一旁开始部署。
安排完这一切,陆彬才再次将目光投向那巨大的屏幕。
那缕“薄雾”似乎并未察觉环境的变化,依旧在执着地探索着新构建的“沙盒”,贪婪地吸收着那些精心编制的虚假信息。
一场极其危险的投喂开始了。
他们一边要用假情报迷惑一个可能比人类更聪明的未知存在,另一边又要小心翼翼地从它的行为中窥探其本质。
陆彬的指尖无声地敲击着控制台的边缘。
乌镇,这场本旨在连接与展示的盛会,此刻却可能成为人类与一个数字“幽灵”首次非对称接触的前哨站。
它想参会?
好吧。那就为它准备一个特别的“席位”。
喜欢硅谷晨昏线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硅谷晨昏线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