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十年,秋,京师,太仓。
金秋的阳光洒在太仓连绵起伏的粮囤上,折射出耀眼的金光。空气中弥漫着新粮特有的醇厚谷香。户部尚书毕自严手持《天启十年全国秋粮总报》,双手因激动而颤抖,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向朱啸禀报:
“陛下!天佑大明!天启十年秋粮,全国大熟!亘古未有之大丰收啊!”
“经户部、农政司核查,全国在册耕地八亿亩,另开垦山地、坡地等非传统耕地约两亿亩,专植抗旱作物!”
“传统主粮(稻、麦、粟、黍)总产达九亿石!较天启七年增长三成!”
“天赐新粮推广成效斐然!”
? 番薯(抗旱薯): 主要植于陕甘、山西、河南、北直隶等旱塬瘠地及新垦两亿亩山地!总产鲜薯二十亿石(折粮约四亿石)!亩产远超麦粟,活民亿万!
? 土豆(高产薯): 遍布山东、辽东、河北等新垦之地及部分旱地!总产鲜薯十亿石(折粮约两亿石)!耐寒耐瘠,粮饲兼用!
? 玉米(黄金米): 广植于山东、北直隶、河南、四川等丘陵旱地!总产三亿石!籽粒饱满,粮饲价值俱佳!
“新粮总计九亿石(折粮),占全国秋粮总产近四成!此乃亘古未有之奇迹!”
朱啸熔金般的眸子扫过无边粮囤,空气中浓郁的谷香仿佛带着亿万黎民的满足叹息。熔金火焰在眼中无声跳跃,欣慰与轻松交织。
新粮衍生·富国利民!
毕自严呈上《新粮衍生品及贸易报告》:
? 番薯: 薯粉(洁白细腻,远销海外)、薯干(耐储军粮)、粉丝(晶莹剔透)、酒精(消毒、燃料)、淀粉糖(新式甜味剂)。
? 土豆: 淀粉(工业原料)、粉条、饲料(催肥牲畜)、酿酒。
? 玉米: 玉米面(主粮补充)、玉米油(清亮健康)、饲料、淀粉、爆米花(风靡市井)。
? 贸易盛况: 新粮及加工品畅销国内,远销朝鲜、倭国、南洋,换取白银、铜料、香料、木材,成为外贸新支柱!皇家商会获利丰厚!
“一粮兴,百业旺!”朱啸感叹。熔金火焰无声爆燃!系统神种不仅解决温饱,更繁荣经济,富足百姓,强盛国家!
神农泣血·陈守义的故事!
丰收的喜悦中,朱啸思绪飘向田间地头的身影,尤其是农政司郎中陈守义!
“传农政司郎中陈守义!”
“臣陈守义叩见陛下!”一个皮肤黝黑、双手布满老茧、身形佝偻却眼神坚定的中年官员跪倒,声音沙哑激动。
朱啸扶起陈守义,看着他比实际年龄苍老十岁的面容,熔金火焰无声跳跃。这满仓新粮,浸透了他的心血!
“陈爱卿辛苦了!这满仓新粮便是你最好的功绩!给朕讲讲这些年如何将神种播撒到大明每一寸土地?”
陈守义热泪盈眶,缓缓道来:
一:陕甘旱塬·地窖藏薯!
“天启八年春,陕甘大旱,赤地千里。臣携番薯、土豆种赶赴庆阳。老农不信土疙瘩能活命,骂臣是骗子。臣不争辩,选最干旱的坡地,亲自下田。无牛拉犁,臣与吏员肩扛手刨;无水灌溉,从十里外山涧一桶桶背!肩破血流,结痂再破!薯苗蔫了,臣跪地刨土查看,发现一丝生机,便下令所有农政人员停务下地,昼夜运水保苗!两月未眠,人瘦脱形。收获时,筐中硕大番薯让骂臣的老农跪地嚎哭:‘青天大老爷!活菩萨!’那一刻,臣也哭了,一切辛苦都值了!臣更教他们挖地窖,覆厚土,存薯种越冬,此法今称‘守义窖’,广传北方寒地!”
二:辽东寒地·暖炕育芽!
“天启九年,推广玉米、土豆至辽东。苦寒之地,种子越冬难存。臣遍访老农,创‘暖炕催芽法’:盘火炕,上铺薄沙,浸种覆麻,控温保湿。臣带吏员日夜守炕,添柴测温,如护婴孩。开春,金灿灿的玉米芽破沙而出,嫩绿的土豆芽萌发,辽东军民欢呼!此法今广用于北疆!”
三:江南水乡·薯稻轮作!
“苏南水田金贵,农人惜地如金,拒种‘杂粮’。臣不强行推广,于农政司田划出小块,试‘晚稻收后种冬薯’。初冬插薯藤,覆草防冻,春末收薯再插秧。臣守田间,记录生长。次年,轮作田稻薯双丰,反较连作田多收三成!现场称重,老农心服,求教者络绎。今‘薯稻轮作’已成江南增收新法!”
陈守义声音平静,字字血泪。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佝偻的脊背,便是最好的勋章!
朱啸龙颜大悦,紧握陈守义布满老茧的手:
“陈爱卿!你是大明真正的神农!亿万黎民的恩人!这满仓粮食,便是你心血浇灌的诗篇!”
“传旨!”
“一、擢升农政司郎中陈守义为户部右侍郎!仍兼领农政司!授‘嘉禾大夫’衔!赐玉带紫袍!”
“二、赐陈守义‘神农’金匾!悬于家乡祠堂!永世流芳!”
“三、赏陈守义御赐金币五百枚!银元五万枚!苏杭绸缎千匹!御马一匹!赐京师宅邸一座!良田千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