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庐陵郡,全琮正召集将领商议战略。得知司马昭在祁连山隘口受挫,损失惨重,彻里吉也脱离联盟,不少将领开始动摇。“将军,司马昭已无力东进,咱们独自对抗季汉,根本没有胜算。不如归降季汉,或许还能保住性命和官职。”将领全绪(全琮之弟)建议。
全琮大怒:“全绪!你竟敢说归降!咱们是吴臣,岂能屈居季汉之下!”
周邵也劝道:“将军,全绪说得有道理。司马昭受挫,轲比能也只是观望,咱们再坚持下去,只会被关羽消灭。不如暂时归降季汉,保存实力,待将来有机会,再恢复东吴。”
全琮犹豫了——他知道,周邵说得对,如今联盟已破,季汉的兵力会逐渐集中到江南,再抵抗下去,只会自取灭亡。可他又不甘心放弃“复吴”的梦想,陷入了两难。
就在这时,关羽派来的使者抵达庐陵,带来了劝降信:“若全将军归降,朝廷可赦免你的叛乱之罪,保留你的官职,仍让你驻守庐陵;江南各郡县的叛乱者,只要放下武器,均可既往不咎。若执迷不悟,待朝廷大军赶到,玉石俱焚。”
全琮看着劝降信,又看了看麾下动摇的将领,最终叹了口气:“罢了!归降季汉!”他下令:“打开城门,迎接季汉使者;派使者去江陵,向关羽请降。”
周邵见全琮归降,心中不甘,却也无可奈何——他麾下只有两千兵力,无法独自抵抗季汉。可他暗中决定,表面归降,实则联络东吴旧部,等待时机,再次叛乱。
关羽得知全琮归降,大喜过望,立刻率军前往庐陵,接受全琮的投降。他按照诸葛亮的嘱咐,没有惩罚全琮和叛乱将领,只是将他们调往荆州北部任职,远离江南;同时,派亲信将领驻守江南各郡县,安抚百姓,恢复生产。
江南的局势终于稳定,关羽趁机率军收复了之前丢失的桂阳、长沙两郡,荆州的防线也得以巩固。他派人向洛阳禀报:“江南已平定,全琮归降,百姓安居乐业。请求朝廷派官员来江南,推行中原的律法和农事,彻底稳定江南。”
洛阳的刘备和诸葛亮接到禀报,终于松了口气。“江南平定,咱们便可集中兵力,对付凉州的司马昭和草原的轲比能。”诸葛亮说,“让赵云、魏延、马谡在凉州加强防御,派使者去羌胡部落,说服彻里吉等首领归降,孤立司马昭;让赵广在幽州加强对轲比能的防备,防止他再次南下。”
刘备点头:“好!另外,让户部加快筹集粮草,工部赶造武器,为将来彻底消灭司马昭和轲比能做准备。统一天下的路虽长,但只要咱们一步一个脚印,迟早能实现目标。”
此时的凉州羌胡部落,司马昭正面临着孤立无援的境地——彻里吉归降季汉,全琮归降季汉,轲比能也只是观望,麾下只剩下八千残兵,且粮草短缺。郭淮忧心忡忡地说:“公子,咱们现在孤立无援,季汉的兵力又在不断加强,咱们该怎么办?”
司马昭看着窗外的草原,眼神坚定:“只要我还在,司马家的希望就还在。咱们继续联络羌胡部落中的不满者,再派使者去草原,说服轲比能出兵。只要能再争取到一支力量,咱们就能卷土重来!”
他不知道,诸葛亮早已派使者去羌胡部落,安抚各部首领,还送去了丝绸、茶叶和粮食,大多数羌胡首领都已归降季汉,只有少数不满者,仍在犹豫。司马昭的拉拢,变得愈发困难。
季汉与司马昭、轲比能的博弈,仍在继续。统一天下的目标,虽近了一步,却仍需经历无数次战争和考验,才能最终实现。
喜欢三国穿越,兴复汉室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三国穿越,兴复汉室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