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夺取汉中、吞并张鲁的消息传至许都,如同在曹操的心头狠狠剜了一刀!他正在府中与群臣宴饮,闻此噩耗,手中的金樽“哐当”一声掉在地上,美酒溅湿了衣袍。
“刘备!织席贩履之庸徒!安敢如此!”曹操勃然大怒,须发戟张,一股凛冽的杀意瞬间弥漫整个大殿,群臣噤若寒蝉。
他之所以如此震怒,不仅仅是因为失去了汉中这块战略要地,更是因为一种强烈的失控感和被挑战的权威。赤壁之败,犹在眼前,如今刘备这个他曾经轻视、屡次放过的“同宗”,竟在短短数年间,鲸吞荆益,虎视汉中,成了足以与他分庭抗礼的巨擘!这让他如何不怒?如何不恨?
“丞相息怒!”谋士刘晔连忙劝慰,“刘备虽得汉中,然其立足未稳,张鲁新附,人心未定。我军若此时大举征讨,必可一举克复汉中,将刘备赶回巴蜀!”
程昱却持重道:“丞相,刘备今非昔比,据险而守,兼有诸葛亮、法正为谋,关、张、赵、黄为将,士气正盛。且我军赤壁新败不久,元气未复,淮南孙权亦虎视眈眈,若倾力西进,恐东线有失。”
曹操强行压下怒火,目光阴鸷地盯着西方,冷声道:“刘备,疥癣之疾,然已成心腹之患!汉中,乃关中屏障,岂容他人鼾睡?若不夺回,则刘备随时可出祁山,威胁长安,动摇我之根本!”
他踱步片刻,猛然停下,斩钉截铁道:“传令!集结大军二十万,孤要亲征汉中!不破刘备,誓不回师!”
建安十七年秋,在经过数月的紧张筹备后,曹操留曹丕守邺城,荀彧镇许都(实则已被架空),自率夏侯渊、徐晃、张合、曹休、曹真等大将,谋士程昱、刘晔等随军,浩浩荡荡,西出长安,直扑汉中!
华夏大地上,两位最杰出的枭雄——曹操与刘备,即将在秦岭南北,展开他们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面对面的战略大决战!这场战役的胜负,将直接决定未来天下的走向!
刘备在南郑得知曹操亲率大军前来,不敢怠慢,一方面飞书成都,令诸葛亮加紧督运粮草,支援前线;另一方面,召集众将,商议迎敌之策。
法正道:“主公,曹操远来,利在速战。我军可凭借汉中地利,深沟高垒,避其锋芒,挫其锐气。待其粮尽兵疲,再寻机反击!”
黄忠、张飞等将却纷纷请战,欲与曹军一决高下。
刘备权衡利弊,采纳法正之策,决定采取守势。他命张飞、吴兰等将前出至下辨、沮县等地,依托山势,建立第一道防线,迟滞曹军先锋;自与黄忠、魏延、高顺等主力,坚守阳平关、定军山等核心险要,与曹操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曹操大军进入汉中盆地,见刘备据险而守,并不急于决战,便也扎下连营数百里,与刘备军对峙。双方小规模接触不断,互有胜负,但主力始终未曾进行决定性会战。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已至冬季。秦岭山脉开始飘雪,运输补给变得异常困难。曹军远道而来,后勤压力巨大,士卒渐生怨言。而刘备军背靠益州,补给相对顺畅,又以逸待劳,士气保持得较好。
曹操焦躁不已,多次试图诱使刘备出战,甚至写信辱骂,但刘备在诸葛亮、法正的提醒下,始终不为所动。
这一日,曹操登高观察刘备军阵,见其营寨坚固,法度严谨,不禁叹道:“刘备,今非昔比矣!” 心中萌生退意。
然而,就此退兵,他又心有不甘。战局,似乎陷入了僵持。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僵持的背后,正在酝酿着一场足以打破平衡的暴风雨。这场决定汉中乃至天下命运的决战,需要一个契机,一个变数。
这个变数,很快就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到来了。
喜欢三国穿越,兴复汉室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三国穿越,兴复汉室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