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到家,父母洗漱完就早早歇了。张博涛坐在客厅沙发上,盯着手机屏幕发呆 —— 要不要给琼姐发消息?发了她会回吗?会不会觉得他唐突?犹豫了足足十分钟,他终于鼓起勇气,敲下一行字:“我爸妈来北京了,你什么时候方便,一起吃个饭?”
信息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他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每一秒都像熬了一个世纪。他甚至开始后悔,觉得自己太冒失,或许琼姐早就不想和他联系了。
就在他准备删掉聊天窗口时,手机突然震了一下。是琼姐的回复:“好,明天晚上我订饭店,请叔叔阿姨吃饭。”
短短一句话,让张博涛瞬间从沙发上弹了起来。他反复读了三遍,确认自己没看错,惊喜像潮水般涌上来,连手脚都有些发软。他连忙回复:“太谢谢你了,地址发我,我去接你。”
“不用啦,我直接过去,” 琼姐回了个笑脸表情,“地址稍后发你。”
张博涛激动地在客厅里踱来踱去,先前的不安和猜测,仿佛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他走到父母房门口,轻轻敲了敲门:“爸,妈,告诉你们个好消息,琼姐说明天晚上请你们吃饭。”
房间里立刻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母亲很快开了门,脸上满是惊喜:“真的呀?太好了!我得想想明天穿什么衣服。” 父亲也从床上坐起来,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看着父母高兴的样子,张博涛心里暖融融的。可兴奋劲儿过了,紧张又悄悄冒了头 —— 半个月没见琼姐,她最近怎么样?见面该说些什么?他走到镜子前,扯了扯衬衫领口,又理了理头发,活像个第一次约会的毛头小子。
第二天下午,琼姐发来的饭店地址是东三环的粤菜馆。张博涛特意提前半小时出发,带着父母往饭店赶。路上,母亲一直在念叨:“要不要买点礼物?空着手去多不好。” 父亲在一旁附和:“是啊,第一次正式吃饭,得懂规矩。”
“不用不用,” 张博涛连忙劝,“小林不是外人,她不讲究这个。” 话虽这么说,他心里却也打鼓 —— 万一琼姐觉得他失礼呢?
车子停在饭店门口时,琼姐已经站在台阶上等了。她穿了件藏青色旗袍,领口滚着细细的银线,夕阳的金辉洒在她身上,勾勒出优雅的轮廓。她比半个月前清瘦了些,眼角带着淡淡的疲惫,可一笑起来,依旧神采奕奕。
“叔叔阿姨好!” 看见他们下车,琼姐立刻笑着迎上来,声音清脆,“这家粤菜馆味道挺地道,不知道合不合你们口味,咱们先尝尝。”
母亲拉着琼姐的手,笑得合不拢嘴:“让你破费了,还这么客气。” 父亲也连连点头:“麻烦你了,小林。”
走进餐厅,古朴的木质屏风隔出私密的角落,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普洱香。琼姐把他们领到靠窗的座位,拿起菜单递给母亲:“阿姨,您看看想吃什么?这儿的烧鹅和虾饺都是招牌。”
母亲摆摆手,有些拘谨:“我们也不懂这些,你点吧,你点什么我们吃什么。”
父亲也跟着点头:“对,你点就行。”
琼姐笑着没再推辞,熟练地点了几个菜,又跟服务员要了壶温热的普洱茶:“叔叔阿姨喝点茶暖暖胃,这茶不刺激。” 她的细心周到,像股暖流,渐渐冲散了父母的拘谨。
张博涛坐在琼姐对面,目光总忍不住往她身上落。她今天化了淡妆,长睫毛垂下来时,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说话时眼神温和,偶尔抬手捋头发,指尖划过耳后的动作,都让他心跳漏半拍。他有太多话想问 —— 这半个月她在忙什么?是不是真的有了新的人?可话到嘴边,却总卡在喉咙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你最近还好吗?” 琼姐像是察觉到他的目光,抬眼斜睨了他一下,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笑意。
“挺好的,” 他慌忙收回目光,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滚烫的茶水烫得舌尖发麻,却正好掩饰了紧张,“您最近挺忙的吧?”
“嗯,好多事凑到一块儿了,” 她轻轻叹了口气,眼角的疲惫更明显了些,“前阵子刚去上海开了几天会,本以为回来能松口气,没成想一落地就被堆成山的事缠住,从早到晚连轴转,忙得晕头转向,连好好吃顿饭都成了奢望。”
正说着,服务员端着菜上来了。色泽红亮的烧鹅、晶莹剔透的虾饺、冒着热气的煲仔饭…… 满满摆了一桌子。琼姐拿起公筷,给父亲夹了块烧鹅:“叔叔尝尝这个,皮脆肉嫩。” 又给母亲夹了个虾饺:“阿姨吃这个,清淡不腻。”
“博涛带你们转北京了吗?” 琼姐一边招呼他们吃饭,一边笑着问。
“去了去了!” 母亲立刻接话,语气里满是欣慰,“昨天去了八达岭,今天上午去了故宫和天安门,博涛这孩子,把我们照顾得可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