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恒信公司那天,赵峰正抱着文件夹在电梯口候着。这个总穿不太合身西装的年轻人,此刻领带歪歪扭扭挂在颈间,眼里却燃着簇兴奋的光。
"张总!" 他把文件夹往张博涛怀里一塞,声音里裹着抑制不住的颤音,"签了!山东信法的合同,六千三百万!"
文件夹砸在怀里时,张博涛险些没接住。指尖掀开最后一页,鲜红的公章在日光灯下跳动,像团烧得正旺的火焰。"真的成了?" 他抬眼望向赵峰,声音里淌着难以置信的雀跃,尾音都微微发飘。
"昨天下午刚签的!" 赵峰使劲搓着手,额角的汗珠在顶灯折射下亮晶晶的,"赵总还说,下个月要亲自来北京给咱们送锦旗呢!销售部的人都等着您回来,说必须好好庆祝庆祝。"
那天晚上,销售部在 KTV 包厢里彻底放开了。有人抱着话筒吼得声嘶力竭,有人踩着沙发蹦跳,连平时最文静的都跟着节奏晃起了脑袋,满屋子的笑声、歌声混着啤酒泡沫,热热闹闹地快要溢出来。
赵峰抱着话筒吼跑调的《真心英雄》,跑得上气不接仍不肯撒手;陈梅难得抿了半杯红酒,平日里素净的脸颊浮着层胭脂般的红晕。张博涛被众人推到包厢中央,起哄声里有人喊 "张总来一个",他笑着摆手推辞,胸腔里却像揣了团滚沸的火,烧得每根血管都发烫。
一周后,集团董事会的任命文件像蒲公英似的飞遍各部门。张博涛站在副总裁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着楼下织成锦缎的车河,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上来一趟。" 琼姐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惯有的干练,"董事会刚过了决议,任命你为集团副总裁,分管恒信公司及华东区业务。"
他走进总裁办公室时,琼姐正在签文件。深灰色西装套裙衬得她肩背笔挺,头发一丝不苟挽在脑后,又变回了会议室里那个杀伐果断的女强人。只是在他走近的瞬间,她抬眸时眼底掠过的那丝柔和,像晨雾漫过湖面的涟漪。
"恭喜你,张副总。" 她递过一份文件,指尖轻叩纸面,"除了恒信,上海子公司的筹建也由你牵头。"
张博涛接过文件时,指腹不经意触到她的指甲 —— 依旧修剪得干净圆润,透着健康的粉白。"谢谢林总。" 他望着她嘴角漾开的浅弧,忽然想起秦皇岛的沙滩上,她踩着浪花奔跑的模样,裙摆扫过细沙时扬起的碎光。
"担子重了,别掉链子。" 她往后靠在真皮椅背上,双手交叉搁在桌沿,语气恢复了惯常的锐利,"我可不会因为私人交情给你开绿灯。"
"放心。" 张博涛挺直脊背,窗外的阳光斜斜切进来,落在他肩头像镀了层金铠甲,"保证完成任务。"
走出办公室时,走廊里的风裹着春末的暖意,轻轻拂过脸颊。张博涛脚步微顿,那些藏在时光褶皱里的片段忽然清晰起来 ——
想起刚到恒信那年,公司业绩在集团垫底,季度会上被点名批评时,会议室里的冷气像针一样扎在背上;想起带着销售团队跑遍大半个中国,在客户办公室外等过三个小时,被拒之门外时,赵峰攥着方案的手青筋暴起;想起自己刚入行时,还是个连 FOB 和 CIF 都分不清的助理,只能笨手笨脚地跟着王副总学看报关单、核信用证。那些日子,办公室的灯总亮到后半夜,写废的方案纸攒在墙角,不知不觉竟堆成了半人高的摞子。
如今风里的暖意漫进心里,那些曾觉得跨不过的坎,原来都成了垫脚石。
人生这条路,果然像长城那样,既有陡峭如刀削的关隘,也有壮阔似画卷的海岸线。而他心里清楚,不管前头是惊涛骇浪还是崇山峻岭,自己再也不会像当年在西藏雪夜里那样慌了。因为有些温暖的光,早已住进了心底,成为比火把更坚定的力量。
林耀东的电话打进来时,张博涛正在副总裁办公室核对山东信法的合同细节。窗外的阳光穿过玻璃幕墙,在 “恒信贸易” 的金属铭牌上折射出刺眼的光 —— 这是他升任副总裁的第三周,办公桌上的绿萝刚浇过水,叶片上的水珠正顺着清晰的脉络缓缓滚动,像在无声记录着新岗位上的每分每秒。
“张副总,有个急事向您汇报。” 林耀东的声音带着海风特有的湿润感,透过听筒漫过来,“海口要办一场大宗商品贸易峰会,咱们集团也报名参加了,董事长那边点名要派高管出席;另外,海口子公司正跟海南当地银行申请转口贸易授信,额度不小,得有懂金融的领导盯着。我跟林总建议了,您来最合适。”
张博涛握着笔的手顿了顿。林耀东是海口子公司的销售总监,也是他一手带出来的老下属,之前因为犯点错误被调去了海口公司。他指尖在合同边缘轻敲两下,心里迅速盘算了一遍:峰会能对接上下游资源,银行授信更是关乎子公司明年的业务布局,确实需要亲自去一趟。翻开日程表,下周正好空着,便应道:“行,我跟林总说一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