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信贸易公司的走廊里,最近总能闻到淡淡的消毒水味。张博涛推行的 “办公环境自查制度” 起了作用,每个部门的窗台都擦得锃亮,文件柜里的合同按日期码得整整齐齐,连茶水间的咖啡机都贴上了 “每日清洁责任人” 的标签。
“张总,上周的费用报销全部按新流程走完了,一笔不合规的都没有。” 财务李总监攥着报表快步走进办公室,眼角眉梢都带着藏不住的笑意,“之前签字时总怕出纰漏,捏着冷汗核对半天,现在可算能松口气了。”
张博涛点点头,目光却落在桌角那份销售报表上。表格里的红色折线一路向下,连续三个月,铁矿石和铝土矿的订单量都在下滑,上个月更是创了近五年的新低。他手指在 “吕国伟” 这个名字上敲了敲 —— 这位老销售,已经半年没签下一笔像样的单子了,每天上班不是躲在茶水间抽烟,就是对着电脑屏幕打瞌睡。
“把销售部的人叫到会议室,我要听听他们的说法。” 张博涛对着电话那头的秘书小陈说道,语气里藏着一丝按捺不住的烦躁。
会议室里,林耀东跷着二郎腿坐在首位,手里转着钢笔,眼神漫不经心。吕国伟和另外两个老销售低着头,像是在研究地砖上的纹路。
“这三个月的订单量,你们自己看吧。” 张博涛把报表拍在桌上,纸张发出沉闷的响声,“吕国伟,你负责的华北区域,上个月只完成了指标的一成,说说原因。”
吕国伟慢悠悠地抬起头,嘴角撇了撇:“张总,不是我们不努力,现在市场不好做啊。钢材价格跌得厉害,钢厂都在减产,谁还敢囤矿石?”
“市场不好做?” 张博涛冷笑一声,“拓克公司上个月在华北签了两千万的单子,人家怎么就能做成?”
“那是他们运气好。” 林耀东插了句嘴,语气带着挑衅,“张总要是觉得我们不行,不如自己去跑客户?说不定您面子大,一开口就能签单呢。”
这话引得另外两个销售低低地笑起来。张博涛看着他们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心里的火 “噌” 地窜了上来。他来恒信两个月,规章制度立了不少,可销售部这块硬骨头,始终啃不动。林耀东仗着是林总侄子,明里暗里地抵触,吕国伟这帮老销售更是抱团取暖,把他的话当耳旁风。
散会后,张博涛站在窗前,望着楼下吕国伟和林耀东勾肩搭背地走进吸烟区,心里冒出个念头 —— 必须杀只鸡给猴看。吕国伟业绩垫底,又没什么背景,正好是最合适的人选。
“小陈,叫人力资源部王经理来一趟。” 他拿起内线电话,语气斩钉截铁,“让他们立刻启动招聘,找个有大宗商品销售经验的经理,越快越好。”
人力资源部的招聘启事刚挂出去三天,王副总的电话就打到了张博涛办公室。
“小张,你最近是不是在给销售部招人?” 王副总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几分谨慎,“听说你还想把吕国伟开了?”
张博涛心里咯噔一下,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王总,吕国伟半年没出业绩,工作态度还消极,留着只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
“你听我说,这吕国伟动不得。” 王副总叹了口气,语气凝重起来,“他是国华电力公司老吕总的远房侄子。他负责国华电力公司的采购,咱们公司每年有不少的煤炭销售要跟老吕总打交道,你把他侄子开了,这层关系不就僵了?”
张博涛皱紧了眉头:“就因为这层关系,就得养着闲人?那以后谁还肯好好干活?”
“职场不是非黑即白的。” 王副总耐心劝道,“老吕总在电力系统干了三十年,人脉广得很,咱们犯不着为了一个销售跟他撕破脸。林耀东你动不了,吕国伟你再忍忍,先把业绩搞上去,等找到合适的机会再说。”
“等?” 张博涛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再等下去,销售部的人都要爬到我头上来了!他们现在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开会敢跟我顶嘴,分配的任务敢拖着不做,这样下去,恒信的销售只会越来越差!”
“我知道你着急,但操之过急反而会出事。” 王副总的语气沉了下来,“你刚来恒信,根基还不稳,别让人抓住把柄。林耀东在背后盯着你呢,巴不得你犯错。”
挂了电话,张博涛坐在椅子上,心里像是堵了块石头。他明白王副总的意思,职场上的人情世故,有时候比规章制度更重要。可一想到吕国伟那副混日子的样子,想到销售报表上刺眼的红色数字,他就觉得咽不下这口气。
“规则就是规则,不能因为人情就破了例。”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人力资源部办公室,“王经理,新销售经理的简历筛选得怎么样了?”
王经理正在整理文件,闻言愣了一下:“有几份不错的,其中一个叫赵峰的,在拓克公司做了五年大宗商品销售,手里有不少钢厂和铝厂的资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