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城的盛夏,像被扔进了蒸笼,午后的阳光,烤得柏油路泛出热气,连窗外的蝉鸣声,都透着股有气无力的聒噪。柯景阳把风扇调到最大档,风叶转动的“吱呀”声,成了小屋里,唯一的背景音,他盘腿坐在凉席上,膝头摊开的王叔笔记,边缘因反复翻阅,已磨出毛边,纸页间还残留着,淡淡的墨水,与时光混合的味道。
自从王叔走后,每晚研读这些笔记,成了他雷打不动的习惯。之前的内容,多是具体交易的复盘,比如某只股票的,主力操盘手法、某次市场异动的资金痕迹,像老水手在航海日志里,记录暗礁与洋流。可今夜翻到的这一页,却让他瞬间屏住了呼吸,标题用红笔写得遒劲有力,四个字几乎要刻进纸里:“资金为王”。
“市场的一切波动,归根结底是资金的流动。资金是市场的血液,央行就是泵血的心脏,它的每一次收缩与舒张,都决定着牛熊的生死。”
这段话下面,是王叔手写的“利率敏感型行业清单”,字迹工整却透着紧迫感,每个行业后面,都跟着密密麻麻的批注:
房地产:“靠贷款输血的行业,利率每涨0.5%,百强房企年利息支出,多增数十亿。利率是刀,先斩高负债房企,再斩下游产业链。”旁边还画了一个向下的箭头,箭头末端写着,“2014年某房企爆雷案例”。
基础设施:“项目周期长、投资大,80%资金靠融资。利率上行1%,某高速项目ROI(投资回报率)直接从6%跌到4%,跌破成本线,项目停工风险陡增。”
高负债制造业:“不分行业,负债率超70%即是高危。某汽车零部件厂商,年营收10亿,利息支出占比从5%升至8%,净利润直接腰斩,股价跟着跌去三成。”
柯景阳的指尖,顺着字迹滑动,心脏越跳越快。他猛地想起,当初爆仓的“新月科技”,那时他满脑子,都是K线图里的“金叉”信号,盯着市场热炒的“元宇宙概念”追高,却从没认真翻看过,公司财报里的“负债表”。后来才知道,那家公司负债率高达75%,每年要还的银行利息,就占了净利润的六成。如果当时能看懂“资金”这个核心,能算出利率变动对它的影响,怎么会落得爆仓的下场?
懊悔像潮水般涌上心头,却很快被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取代。他抓起笔,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利率的刀刃”,字迹用力到,笔尖几乎划破纸:
对企业(融资端):央行加息后,银行贷款利率跟着涨,然后企业借钱,要付更多利息 ,利润被一点点啃掉(高负债企业首当其冲)。 投资者看清风险,纷纷抛售股票, 股价下跌。
对市场(流动性):央行加息后,银行存款、国债逆回购等“无风险收益”变高 ,股民觉得炒股风险大、收益还不如存银行, 资金从股市流出,回到银行 , 市场像缺水的池塘,整体股价往下掉。
“原来最关键的不是K线,不是概念,是资金的流向和成本。”柯景阳放下笔,长长舒了口气,额角的汗浸湿了额发。他抬头望向窗外,刚才还亮着的天,不知何时暗了下来,积雨云压得极低,连远处的高楼,都只剩模糊的轮廓。
楼下面的梧桐树下,一群蚂蚁正忙着搬家,黑压压的蚁群,沿着墙根快速移动,像是提前感知到了,暴雨的来临。柯景阳看着那些小小的身影,忽然想到了,市场里的投资者,当资金的“风向”要变时,会不会也有,这样一群“先知先觉”的资金,像蚁群一样悄悄移动?
风扇还在转,却吹不散空气中的压抑。柯景阳重新拿起,王叔的笔记,指尖在“资金为王”那四个字上,轻轻敲了敲。他知道,自己好像摸到了,市场的脉搏,而一场关乎,资金流向的“暴雨”,或许正在酝酿。
喜欢K线之外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K线之外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