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算法联动模型”的框架,在白板上确立,像一盏灯,照亮了微观交易,和风控的前路。但柯景阳的视野,在王叔笔记的熏陶下,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优化战术。他的目光投向了,更宏大、更决定命运的领域,资产配置。
他深知,个股和时机的选择,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长期收益高度的,是对大类资产,和核心赛道的选择。这就像航海,技术再好,如果船本身的方向错了,也是徒劳。
他再次沉浸入,那本皮质笔记,这一次,重点研读其中,关于“周期轮动”的浩瀚篇章。
笔记的这一部分,不再是碎片化的情绪记录,而是呈现出,一种系统性的观察。王叔似乎试图,总结经济在,不同阶段的运行规律,以及与之对应的,资产表现。
柯景阳看到,王叔用不同颜色的笔,清晰地标注出了几个阶段:
复苏期:
1、特征:利率低位,政策宽松,经济数据开始回暖。
2、优势资产:笔记旁画着箭头,向上的股市K线,重点圈出了金融股,(受益于利率回升,和信贷扩张)、周期性行业(如机械、建材,受益于需求复苏)。
批注:“春江水暖鸭先知。”
过热期:
1、特征:经济高速增长,通胀抬头,央行开始收紧货币政策。
2、优势资产:笔记指向大宗商品,并特别提到了,资源类股票(煤炭、有色)。同时提示关注,能抗通胀的消费股。
批注:“繁华之下,暗流涌动。警惕政策拐点。”
滞胀期:
1、特征:经济增长停滞,但通胀高企,央行陷入两难。
2、优势资产:一个大大的问号,随后是现金为王,和短期债券的提示。股市中相对看好必需消费(人们总要吃饭穿衣)。
批注:“最艰难的阶段,活下去是第一要务。”
衰退期:
1、特征:经济下滑,通缩风险,央行开始降息放水。
2、优势资产:笔记指向债券(利率下行推升债券价格),并提示股市中,防御性板块(公用事业、高股息)可能率先见底。末尾添了一句:“黄金有时闪耀。”
批注:“冬藏,是为春生。”
这简直是一张藏宝图!
柯景阳的心跳加速了。他仿佛看到,王叔透过岁月的迷雾,为他指出了,市场循环的密码。这不同于,林小雨模型中,那些精确到小数点后的数据,这是一种基于宏大叙事,和逻辑推演的战略框架。
一个巨大的野心,在他心中萌发、膨胀。
如果…如果能将王叔,这种基于经济周期的,定性判断,与林小雨的数据,处理能力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哪怕,只是最简单的行业轮动模型,用来指导他们的,大类资产配置…
那他们的“观势”系统,就将从一个优秀的“战术指挥官”,进化成一个拥有,战略眼光的“元帅”!
这个模型不需要精确到,具体哪天切换,只需要能大致判断,市场处于哪个周期阶段,然后像调色板一样,动态调整股票、债券、商品、现金的配置比例,以及在股票资产中,超配哪些行业,低配哪些行业。
这将是从更高的维度,提升投资的胜率,和稳定性。
他激动地合上笔记,走到正在调试情绪,指标参数的林小雨身边。
“小雨,我们需要一个新项目!”他的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林小雨抬起头,疑惑地看着他。
柯景阳将笔记中,关于周期轮动的几页,指给她看,阐述了他的想法。
林小雨听完,沉思了片刻。这次她没有立刻反对,这种“不精确”的宏观思路,经历了情绪指标的成功,她对非传统数据源,多了几分开放的态度。
“经济周期判断…这很难,滞后性很强,而且容易误判。”她客观地指出难点,“很多宏观指标,是月度甚至季度才公布。”
“所以我们不追求精确,只追求模糊的正确!”柯景阳眼神发亮,“我们可以选取,一些高频的、领先的指标,作为代理变量。比如…用PPI和PMI的组合来,判断复苏和过热?用CPI和GDP增速的,背离来捕捉滞胀?用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态来预警衰退?”
他报出的,这些宏观指标名称,让林小雨微微惊讶了一下,看来他私下,做了不少功课。
“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回测。”林小雨谨慎地说,但眼神里已经露出了,技术挑战者特有的光芒,“而且,如何将定性的阶段判断,量化为具体的,仓位配置比例,需要非常精细的设计。”
“我知道,”柯景阳用力点头,“但这值得尝试,对吗?如果我们能做出来…”
如果我们能做出来。
这句话背后代表的,巨大可能性,让两人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和憧憬。
战略的棋盘,正在他们面前缓缓展开。
一个宏伟的“行业轮动模型”构想被提出,但通往成功的道路,布满荆棘。宏观指标的选取、周期的界定、量化模型的构建,每一个都是难题。他们的第一次,尝试会成功吗?还是会像无数前人一样,陷入“精准预测经济周期”这个投资界的终极陷阱?新的探索,伴随着新的风险,已然开始。
喜欢K线之外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K线之外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