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市红墙内的会议室,上午 9 点,几位领导围坐桌前,面前摊开的情报文件上,标注着小托马斯召集马克、汉森等人前往伊莎贝拉岛聚会的详细信息,包括 “海狼号” 的实时航线、度假村的具体坐标,甚至连他们计划召开 “技术研讨会” 的时间都清晰在册。
“这小托马斯倒是会选地方,西南太平洋,远离大陆,还以为能躲开我们的视线?” 首座领导拿起情报文件,指尖在伊莎贝拉岛的坐标上轻轻点了点,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巧了,咱们的东风 - 41 原定试射目标海域,不就在那附近么?”
旁边分管军事的领导立刻会意,身体微微前倾:“您的意思是…… 调整弹头?”
“常规炸药弹头,换掉训练模拟弹。” 首座领导放下文件,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既然他们主动凑到一起,省得我们一个个去找麻烦。卫星定位锁定他们的聚会别墅,让导弹‘顺路’解决问题,既省事,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外交风波。”
另一位领导闻言笑出声,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我们对外公布的试射坐标,可以往夏威夷偏东南方向挪 500 海里,跟伊莎贝拉岛拉开距离。等导弹落了,就对外说‘技术偏差’—— 毕竟洲际导弹试射,偶尔出现点误差,也在情理之中。” 他顿了顿,眼神里多了几分锐利,“何况这些人都在咱们的实体清单上,就算‘误伤’,也不用考虑什么赔偿,后续让外交部的同志跟美联邦、欧州那边扯扯皮,他们也挑不出理来。”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轻松的笑声,原本严肃的战略决策,在巧妙的设计下,多了几分 “顺水推舟” 的从容。“那就这么定了!” 首座领导拍板,“通知火箭军,立即更换弹头,重新校准坐标,确保精准命中;外交部同步准备公告,10 点准时发布,把‘高调试射’的姿态做足。”
指令以加密信道迅速传往火箭军某基地和外交部。基地内,技术人员接到命令后,立刻进入导弹库房,小心翼翼地拆除原本的训练模拟弹头,换上装填常规炸药的实弹。新弹头外壳印有特殊的红色标记,内部的引爆装置与卫星定位系统相连,能实时接收坐标修正信号,确保落点误差不超过 10 米。“弹头更换完毕,卫星定位信号正常!” 技术人员对着对讲机汇报,语气中带着一丝紧张与兴奋,这是东风 - 41 首次在试射中搭载实弹,且目标是 “特殊任务”。
与此同时,夏国外交部的新闻发布厅内,记者们早已等候多时。来自全球 50 多个国家的媒体记者举着相机、录音笔,将发言台围得水泄不通,其中不乏美联邦 CNN、路透社、法新社等国际主流媒体的身影。10 点整,发言人准时走上讲台,深蓝色西装笔挺,手中拿着一份烫金封面的公告,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大厅,清晰而洪亮:“夏国将于今日中午 12 点,在夏威夷偏东南方向 500 海里海域,进行东风 - 41 洲际弹道导弹试射。此次试射携带 10 枚训练弹头,此前我方已对该海域进行全面侦查,确认无任何民用船只、航空器活动。夏国诚挚邀请全球各国通过卫星、监测船等设备观测此次试射,共同见证夏国的国防科技实力。”
公告一出,全球瞬间陷入沸腾。美联邦五角大楼内,警报声骤然响起,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紧急召集各军种司令,围着大屏幕上的导弹试射公告争论不休。“夏国这是在炫耀武力!必须启动西海岸的导弹防御系统!” 空军司令拍着桌子喊道,语气激动;而海军司令则相对冷静:“我们的‘铺路爪’雷达已锁定西北内陆的发射阵地,先观测导弹轨迹,再决定是否启动防御系统,避免过度反应。” 白宫新闻办公室也紧急召开发布会,发言人含糊其辞地表示 “美联邦正密切关注局势,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障国家安全”,却始终不敢正面回应夏国试射的技术威慑力。
欧洲大陆上,各国反应更是分化明显。德联邦总理府紧急召见夏国驻德大使,表面 “呼吁克制”,实则私下询问能否获取导弹试射的技术参数;法囯则在欧盟内部提议 “联合监测夏国导弹轨迹”,却遭到波兰、罗马尼亚等亲美国家的反对;英囯更是直接跟随美联邦的脚步,宣布 “将派遣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前往太平洋海域,加强区域安全存在”,试图刷存在感,却被外界嘲讽 “航母连舰载机都凑不齐,纯属作秀”。
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反应则截然不同。巴铁外交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祝贺夏国即将进行导弹试射,这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防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等国则通过外交渠道联系夏国,希望能派科研人员参与观测;非洲的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国更是在联合国公开表态,“夏国拥有发展国防力量的权利,任何国家无权干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