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爆发后的一个月,也就是 2月初,病毒溯源这项关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工作也正式启动。此前,世卫组织应夏国卫健委邀请,组建了由 12 名国际专家组成的溯源团队,他们带着先进的检测设备与专业的流行病学调查经验,抵达郑市,与夏国疾控中心的专家们汇合,共同开启这场 “追根溯源” 的硬仗。
溯源工作的第一步,是从海量的确诊病例中,锁定最早的感染源头。夏国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早已整理好所有确诊病例的信息,包括发病时间、症状、行动轨迹、接触人员等,形成了一份详细的病例数据库。世卫组织专家与夏国专家一起,坐在临时搭建的溯源指挥室里,对着电脑屏幕上的病例时间轴,逐一审阅、筛选。
“你们看,这个病例是 1 月 12 日发病,比之前记录的首例病例早了 3 天。” 一位来自德联邦的流行病学专家,指着屏幕上的一条病例信息说道。众人立刻围了过来,仔细查看:患者是郑市金水区的张奶奶,72 岁,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1 月 12 日出现发热、咳嗽症状,1 月 15 日被确诊;她的孙子,5 岁,1 月 13 日出现类似症状,1 月 16 日确诊。这比之前认定的 “1 月 15 日首例确诊”,提前了 3 天,且祖孙二人几乎同时发病,大概率存在共同的感染源。
“立刻调取张奶奶和她孙子发病前 14 天的行动轨迹!” 夏国疾控中心溯源团队负责人李教授下令。工作人员迅速调出两人的行程记录:张奶奶平时很少出门,除了每周二、周五去小区附近的 “泰美康大药房” 买降压药,就是在家带孙子;1 月 8 日那天,泰美康大药房搞 “免费体检,赠送流感疫苗加强针” 活动,张奶奶带着孙子去参加了,不仅做了体检,还都接种了 “疫苗”;此后几天,两人没有去过其他公共场所,也没有接触过外来人员。
“把其他早期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也调出来,重点排查是否去过泰美康大药房,或者接种过类似的‘免费疫苗’。” 李教授继续说道。经过一整夜的比对,一个重要的线索浮出水面:在 1 月 12 日至 1 月 20 日期间确诊的 50 例早期病例中,有 32 例都在发病前 10 天内,去过泰美康大药房的不同分店,其中 28 例明确接种过 “免费流感疫苗加强针”;另外 18 例虽然没去过泰美康大药房,却都在发病前去过郑市火车站、汽车站,且有过在候车大厅饮水机接水的记录。
“泰美康大药房的‘免费疫苗’和车站的饮水机,很可能就是病毒传播的两个主要途径!” 世卫组织溯源团队组长,来自英联邦的艾伦博士说道。第二天一早,溯源团队兵分两路:一路前往泰美康大药房总部,调取 “免费疫苗” 的采购、储存、接种记录;另一路前往郑市火车站、汽车站,采集饮水机水样,进行病毒检测。
前往泰美康大药房的团队,很快有了重大发现。药房负责人起初以 “商业机密” 为由,不愿提供疫苗采购记录,在溯源团队出示执法证件后,才不情愿地拿出相关文件。记录显示,这批 “免费流感疫苗加强针”,是 1 月 5 日从欧森制药(夏国)分公司采购的,共 10 万支,标注为 “进口半成品,国内分装”;但采购文件中,缺少关键的 “进口药品通关单” 和 “药品检验合格证明”,报关手续存在明显漏洞。
线索逐渐清晰,所有证据都指向了欧森制药(夏国)分公司供应的 “流感疫苗”。溯源团队随即联系欧森制药,要求其提供这批疫苗的原始生产记录、进口报关文件、质量检测报告等,但欧森制药以 “春节前总部人员调度紧张,需延迟审批” 为由,一再拖延,迟迟不提供相关资料。
就在溯源工作即将取得突破性进展时,意外发生了。一天早上,艾伦博士突然召集世卫组织的专家们开会,会议结束后,他找到李教授,语气生硬地说:“李教授,经过我们团队的讨论,目前已收集到的证据,足以证明病毒通过疫苗和饮水传播,但考虑到后续调查可能涉及企业商业利益和国家间的复杂关系,我们决定终止本次溯源工作,明天就启程返回。”
李教授愣住了,他急忙问道:“艾伦博士,我们马上就能查到病毒的原始来源了,为什么要突然终止?欧森制药还没提供关键文件,我们还没查清疫苗中的病毒是怎么来的!”
艾伦博士脸上露出一丝为难,压低声音说道:“李教授,你我都清楚,欧森制药背后的势力有多强大。我们只是世卫组织的专家,不是执法人员,在夏国境外,这些药企有能力让我们永久性‘闭嘴’。我们已经找到了传播途径,这对全球疫情防控已经有帮助了,至于病毒的原始来源……”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眼神中的忌惮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