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夏国外交部新闻发布厅内座无虚席。各国记者早早到场,相机镜头与录音设备整齐对准发言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期待的气息,所有人都清楚今日的记者会,必然会围绕前一天爆火的 “机甲视频” 展开。
随着外交部发言人林泽步入会场,现场瞬间安静下来。在例行通报完近期外交动态后,提问环节刚一开始,一名身着深色西装、金发碧眼的美联邦记者便迫不及待地举手,抢在众多同行之前获得提问权。
他站起身,将话筒凑到嘴边,语气带着几分刻意营造的严肃,甚至暗藏挑衅:“林发言人您好,根据我国情报部门获取的信息,昨日在全球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的视频中,出现了两台具备强大攻击力的‘机甲’,不仅能硬抗火箭弹,还能悬浮射击。请问夏国装备此类武器,是否违背全球军备控制原则?这对全世界而言,难道不是一种潜在威胁吗?”
话音落下,现场瞬间陷入短暂的寂静。各国记者纷纷将目光投向林泽,等待着夏方的回应。林泽闻言,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笑容,随即抬手示意记者坐下,声音沉稳而有力:
“首先,我需要纠正这位记者的两个错误。第一,截至目前,我国从未将视频中的装备纳入军事化应用范畴;第二,视频里展示的并非所谓‘机甲’,而是我国民营企业,星辰科技公司研发的机械外骨骼设备。”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继续说道:“星辰公司作为专注于高端装备研发的民营企业,其生产的机械外骨骼,核心应用领域集中在工业制造与应急救援。比如在工业场景中,外骨骼可帮助工人搬运重型设备,降低劳动强度;在地震、火灾等救援现场,能提升救援人员的负重能力与防护水平,更好地保障生命安全。所谓‘强大攻击力’,不过是设备在特定场景下的功能展现,而非其设计初衷,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这番回应条理清晰,掷地有声,瞬间打破了美联邦记者试图营造的紧张氛围。林泽补充道:“夏国一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始终遵守国际军备控制准则,致力于推动全球安全稳定。将民营企业的民用装备歪曲为‘威胁性武器’,显然是对事实的误解,也不符合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原则。”
记者会结束后,外交部迅速将林泽的回应整理成文字稿,同步发布在官方网站与社交平台上。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瞬间传遍国内网络,评论区很快被热情的网友 “占领”。
“我的天!居然是民用外骨骼?星辰科技这是偷偷憋了个大招啊!” 网友 “机械控小杨” 的评论带着明显的激动,还配上了一连串惊叹号,“之前看他们给电影做的外骨骼道具,顶多能帮演员举个重,现在居然能抗火箭弹、能悬浮,这技术跨越也太大了吧,感觉像是从青铜直接跳到王者!”
从事工业制造的网友 “车间老王” 则从实际应用角度留言:“要是这外骨骼能用到我们工厂,那可就太好了!我们车间搬重型零件,每次都得三四个人一起上,还容易伤腰。有了这装备,一个人就能搞定,效率至少能提三倍!已经让采购部去打听合作了,希望能早日用上!”
医疗领域的网友也纷纷参与讨论。“急诊医生李” 评论道:“应急救援场景太需要这种装备了!上次地震救援,我们队员扛着设备爬废墟,没一会儿就体力不支。要是有能提升负重和防护的外骨骼,不仅能保护救援人员,还能多救几个人!期待星辰能尽快推出医疗救援专款!”
甚至有海外华人网友留言:“在国外看到视频时,还以为是好莱坞新电影的预告片,没想到是家乡企业的民用设备!太自豪了,希望星辰能把技术推广到全球,让更多人受益!”
星辰公司的官方账号下,除了普通网友的热议,还挤满了各行各业的合作咨询。建筑公司询问能否用于高空作业,物流企业想了解是否适配货物搬运,连消防部门都发来私信,希望探讨应急救援领域的合作可能性,评论区俨然成了 “合作对接现场”。
网络上此起彼伏的惊叹、期待与自豪,化作一股股无形却强劲的能量,悄然汇聚到陈宇办公室的电脑屏幕上。系统后台里,“全球情绪值收集进度” 的数字飞速跳动,红色的进度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前延伸。
随着情绪值的不断累积,屏幕上弹出几个带着模糊标识的进度框:“[未知领域装备优化]”“[多功能核心模块研发]”“[跨场景适配技术突破]”,每个进度框后的百分比都在稳步攀升,短短半天时间,便有两项突破了七成,一项接近六成。
陈宇盯着屏幕,指尖轻轻敲击桌面,嘴角噙着一丝笑意。他没有去深究这些模糊标识背后的具体技术,系统的神秘之处正在于此,总会在情绪值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解锁超出预期的惊喜。他只知道,这次 “机甲视频” 的风波,不仅让星辰科技的名字传遍全球,更意外为新科技研发注入了强劲动力,接下来,只需静静等待这些 “神秘进度” 完全解锁,便能迎来新的技术变革。
喜欢科幻电影不好拍?我直接上真家伙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科幻电影不好拍?我直接上真家伙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