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星图玉片的发现,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林昭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解决能量困境和彻底理解星门机制的关键。他亲自带队,以最高保密级别重返陇西。与此同时,“创世基金会”果然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活动骤然频繁,几股不明势力在考古站周围若隐若现,气氛紧张得如同绷紧的弓弦。
周老带领林昭进入重重保护的临时库房,在特制的保险柜中,那几枚黯淡的玉片静卧其中。它们质地与星轨玉珪类似,但更显古朴,上面蚀刻的星图更加抽象、宏大,仿佛描绘的是宇宙诞生之初的脉络,旁边还镌刻着更加古老、连林昭都难以完全解读的铭文。
借助带来的便携式高能粒子扫描仪,林昭团队对玉片进行了无损深度分析。结果令人震惊——这些玉片内部,并非简单的星图,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多维度的能量导引结构模型!它们描述的,是如何从生命情感、地脉能量乃至更基础的量子真空中,提取并汇聚那种开启时空之门的特定能量!
更重要的是,在其中一枚玉片的边缘,发现了一段关于“心钥”铸造的记载,提及需要以“至情至性”之物为“魂”,以“星核余烬”为“骨”,方能成就。这印证了“心钥”与蒙雪、林昭之间情感的深层关联。
“这不是能源蓝图……这是‘聚能法阵’的施工图!”林昭激动得声音发颤。古人早已指出了道路,只是他们依赖的是个人修行与天地感悟,而现代科技,或许可以将其工业化、稳定化!
结合之前“意识能量”验证的成功,一个前所未有的计划在林昭脑中成型——他要建造一个庞大的、结合现代超导技术与古代聚能法阵的“量子共鸣阵列”,以两枚“心钥”为核心,以他和团队成员的集中精神意念(尤其是他对蒙雪的思念)为初始引信,强行从量子真空中“撬动”出足以稳定开启星门的能量!
这是一个极其疯狂的计划,理论依据薄弱,技术风险巨大,且需要天文数字般的资金和资源。但林昭已经没有退路。他动用了“星尘计划”所有的秘密储备,通过苏月暗中联系的、真正对纯粹科学探索感兴趣的隐秘资助人网络,开始在全球多个绝对安全的秘密地点,同步建造这个阵列的组件。
这是一场与时间、与“创世基金会”的赛跑。林昭几乎住在了总控实验室,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协调各方进度,解决层出不穷的技术难题,同时还要时刻提防来自暗处的袭击。他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但眼神却如同燃烧的星辰,充满了孤注一掷的决绝。
在此期间,他无数次尝试通过仅存的微弱连接感应蒙雪,但那边始终是一片死寂,只有那枚属于她的种子化石,偶尔会传来一丝几不可察的、冰凉的悸动,仿佛在回应他无尽的呼唤,证明着她尚未完全湮灭。
数月后,代号“归途”的量子共鸣阵列,在远离人烟的某处地下基地初步建成。那是一个结合了最尖端科技与古老神秘符号的庞然大物:巨大的超导环体上镌刻着放大复刻的先秦星图,环心是两枚“心钥”安置的特制平台,周围布满了用于聚焦和放大脑波信号的精密传感器。
启动之日,核心团队成员齐聚地下控制中心。气氛凝重得如同即将发射核弹。林昭站在主控台前,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屏幕上各项复杂的参数和环绕着他的、同样紧张而坚定的伙伴们——有小陈,有后来加入的神经科学家、量子物理学家,甚至还有通过苏月渠道请来的、修炼古老冥想术的大师(用以辅助精神聚焦)。
“各位,我们即将踏足未知的领域。”林昭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控制室,平静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这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甚至可能引发无法预料的后果。但为了一个承诺,为了跨越千年的等待,我们必须一试。”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坚定的眼神交汇。
“启动初级能量循环!”
“超导环冷却至临界温度!”
“脑波聚焦系统上线!”
“所有人员,进入深度冥想状态,目标——思念,与连接!”
林昭闭上眼睛,将手放在生物信号感应器上,摒除一切杂念,脑海中只剩下蒙雪的身影——初遇时她好奇聪慧的眼眸,沙丘宫中雪夜送暖的关切,野狐峪地宫内舍身挡箭的决绝,还有那雪山小筑窗前,红梅映照下温柔而坚韧的微笑……所有的思念、爱恋、愧疚、渴望,如同浩荡江河,奔涌而出!
其他团队成员也各司其职,或专注于技术监控,或辅助进行精神引导。整个控制室内,一种奇异的、高度集中的意念场逐渐形成。
阵列核心,两枚“心钥”开始微微震颤,散发出越来越强烈的青白光芒。超导环上的星图依次被点亮,能量读数开始稳步攀升!
“能量达到百分之三十!”
“空间曲率出现异常波动!”
“检测到未知维度能量渗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