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了“暗枭”杀手的追击,墨尘不敢有丝毫停留,依照苏浅雪所指的方向,在冰冷的月色下全力奔行。直到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将戈壁的轮廓勾勒出一片苍凉的剪影,他才在一处背风的巨大风化岩柱群中停了下来。
连续的高强度逃亡与战斗,加上一夜的疾驰,即便以他如今筑基期的修为和经过寂灭剑气淬炼的体魄,也感到了一丝疲惫。更重要的是,与“暗枭”杀手的短暂交锋,让他对自己目前的实力和短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绝仙剑的“陷幽冥”领域,用于干扰、隐匿、制造混乱,效果极佳。诛仙剑的毁灭之力,则是绝境中的底牌,但反噬巨大,且容易引动内心杀欲,不可轻用。而在常规的对敌中,尤其是在需要控制杀伤、避免暴露的情况下,他缺乏一种足够高效、且能与他自身道法根基完美契合的攻伐手段。
仅仅依靠绝仙剑的点穴手法和身法,对付修为低于或等同于自己的敌人尚可,一旦遇到更强的对手,或者被多人围攻,便会捉襟见肘。
他需要将两柄剑的特性,与《寂灭剑神经》的意境,以及自身对“寂灭”道韵的理解,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创造出独属于他自己的,既能发挥出凶剑威力,又能被自身意志所主导的剑技。
盘膝坐在一根最为粗大的岩柱阴影下,墨尘将诛仙剑与绝仙剑平放在膝前。他没有急于去感悟剑中那浩瀚而暴戾的法则碎片,而是首先沉下心来,回顾自身。
从得到诛仙剑那一刻起,所有的战斗,几乎都是被动的应对,或是被杀戮欲望驱使下的爆发。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剑”,在哪里?
他想起了酒剑仙的话——“驾驭”。不是去对抗剑的力量,而是去理解它,引导它,让它的力量,为自己的“意”服务。
他的“意”,是什么?
是毁灭吗?是。诛仙剑赋予了他终结一切的力量,寂灭血脉也渴望着万物的终焉。
但,仅仅是毁灭吗?
不。他追求的毁灭,并非无差别的屠戮。而是对不公的反抗,对威胁的清除,对自身命运的挣扎!这毁灭之中,应当包含着他的意志,他的选择,他的……“道”!
一念及此,他脑海中仿佛有惊雷炸响!
他重新看向膝上的双剑。
诛仙,代表极致的“终”,是力量的源泉,是法则的体现。
绝仙,代表诡谲的“变”,是技巧的延伸,是意境的运用。
而他自己,是执剑者,是意志的主体,是连接“终”与“变”的桥梁!
他要做的,不是简单地同时使用两把剑,而是要将“诛仙之终”与“绝仙之变”融为一体,以自身的“寂灭剑意”为引,创造出一种蕴含终结法则,却又变化莫测,完全受他掌控的剑技!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如同野火般在他心中蔓延开来。
他闭上双眼,神识不再试图去沟通剑内那狂暴的法则,而是沉浸入自身的《寂灭剑神经》运转路线中,去感受那流淌在经脉里,带着“归墟”、“终结”意味的独特灵力。同时,他分出一缕心神,分别附着在诛仙与绝仙双剑之上,不去触动其核心,只是细细体会它们散发出的、最本源的“终”与“变”的道韵。
时间一点点流逝。
烈日升起,将戈壁烤得如同蒸笼。墨尘却恍若未觉,周身气息内敛,仿佛与身下的岩石融为一体。只有他膝前的双剑,偶尔会发出极其微弱的、仿佛彼此呼应般的轻鸣。
在他的识海之中,正进行着一场无声的风暴。
代表“诛仙”的暗红色毁灭洪流,与代表“绝仙”的灰白色诡变雾气,原本泾渭分明,甚至隐隐相互排斥。但在墨尘那坚定不移的、以自身寂灭剑意为框架的引导下,这两股力量开始艰难地、缓慢地靠近、试探、交融……
这过程极其凶险。毁灭洪流稍有不慎便会失控,将他的神识撕碎;诡变雾气也随时可能迷失方向,将他的意识引入歧途。墨尘紧守心神,如同在万丈悬崖上走钢丝,小心翼翼地平衡着两种力量,寻找着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汗水从他的额头渗出,瞬间便被高温蒸发。他的脸色时而苍白,时而潮红,身体微微颤抖,显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消耗。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永恒。
在他的识海中,那暗红与灰白的力量,终于在寂灭剑意的核心处,碰撞出了一点极其微小的、却稳定存在的……“灰烬”!
那一点“灰烬”,不再是单纯的毁灭,也不再是纯粹的诡变,它同时具备了两种特性,却又超脱其上,带着一种万物归寂、万法皆空的独特意境!它仿佛是一切变化的终点,又是另一种形态的起点!
就是它!
墨尘猛地睁开双眼,瞳孔深处,仿佛有两簇灰色的火焰在跳动,旋即隐没。
他长身而起,右手握住了绝仙剑的剑柄。
没有惊天动地的气势,没有璀璨夺目的光华。他只是平平无奇地,朝着前方一块半人高的风化石,一剑刺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