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想,关键不是去平衡两个矛盾的指标,而是要改变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竹节,看似是分隔,其实是承前启后、积蓄力量的关键。我们之前的模型,把分级看得太‘硬’了。”
崔教授没有说话,他拿起最上面的几页核心推导,走到窗边,借着明亮的晨光,看得异常仔细。他的手指偶尔在某个公式上停顿,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办公室里静得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和苏婉宁略显急促的呼吸。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崔教授缓缓放下手稿,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苏婉宁。
那眼神不再是平日里的温和,而是属于一个顶尖科学家在审视一个重要发现时的严苛与专注。
“这个‘协同耦合因子’的引入。”
他指着稿纸上的一个关键公式,声音低沉。
“是你定义的?”
“是。”
苏婉宁深吸一口气,迎上他的目光。
“我试图用它来量化太姥爷手稿里描述的‘能量平滑传递’的思想。”
崔教授沉默了片刻,那短暂的几秒钟对苏婉宁而言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
忽然,老人嘴角缓缓向上牵起,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形成一个真正愉悦而欣慰的笑容。
“好一个‘竹节之道’!”
他轻轻拍了一下桌面,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激赏。
“苏婉宁啊苏婉宁,你这次……可是摸到门道了!”
他快步回到桌前,手指轻敲着那份手稿,眼中闪着赞许的光:
“能跳出固有思路,从系统整体着眼,甚至从传统智慧中获得启发——这才是真正的研究!”
“虽然这个模型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和完善,但方向完全正确,这个思路非常有突破性!”
喜欢征途与山河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征途与山河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