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的傍晚,苏婉宁收到了母亲从西京勘探队寄来的回信。她小心地拆开信封,母亲清秀的字迹映入眼帘:
"婉宁吾儿:
来信收悉,反复读了三遍,心绪难平。
顾家竟是沈家亲友,亦是缘分使然。你姥姥好不容易重拾对国学的爱好,此事不宜在信中贸然相告。待我月底归来,再当面与她细说。
替我谢过顾家厚意,茯苓饼已收到,难为秦阿姨还记着我的口味。
你在家一切当心,照顾好自己。
母字”
信不长,字迹却比往常潦草,显是心情激荡所致,她起身将信收进抽屉。
午后的阳光透过图书馆的玻璃窗,洒在苏婉宁面前摊开的《航空航天概论》和《飞行器动力系统》上。
笔尖在纸页上沙沙游走,偶尔遇到难解的公式,她会轻轻蹙眉,仔细做好标记。
顾淮有时坐在苏婉宁对面批阅军务文件,有时立在书架间翻阅军事期刊,但更多时候,他会自然地坐到她身旁,耐心讲解那些复杂的公式。
“你看,这个原理其实就像飞机的翅膀。”
他执笔在草稿纸上勾勒出简易的示意图。
“角度稍变,升力就完全不同了。”
他的讲解总是这样深入浅出,让晦涩的理论也变得鲜活起来。
图书馆闭馆后,两人常沿着堤岸漫步。看夕阳把江面染成金红,货船鸣着悠长的汽笛缓缓驶过。
有时他们什么也不说,只是牵着手并肩走着,任带着水汽的微风拂过面颊。而他总会细心地将她护在远离江水的一侧。
“下周末。”
分别时,顾淮伸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发丝。
“带你去个地方。”
“去哪儿?”
她好奇地问。
他微微一笑,眼里闪着几分神秘:
“我父亲有位老朋友在郊外天文台工作,据说那里的星空……很不一样。”
苏婉宁心尖轻轻一动,不自觉地抬头望向初垂的暮色,对即将到来的周末悄然生出几分雀跃。
喜欢征途与山河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征途与山河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