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蓉城国医学院门口,梧桐树叶被晨光照得泛着浅绿,校门口挂着“热烈欢迎2024级新同学”的红色横幅,拉着行李箱的学生三三两两走过,手里攥着报到单,偶尔传来几句兴奋的交谈声。
蒋天养靠在黑色奔驰S550的车门上,指尖夹着一支没点燃的烟,看着吕欢背着帆布包走进校园的背影,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老郝,你说夜尊这到底图啥?放着好好的‘蓉城话事人’不当,非要来这学校遭罪?”他实在想不通,一个能杀武宗、炼神药的人,怎么会对“学生”这个身份感兴趣。
郝万山站在他身边,穿着一身熨帖的中山装,手里捧着一个保温杯,里面泡着枸杞。他望着吕欢的背影,眼底满是敬佩:“蒋爷,你还是没看透夜尊。对他来说,医术才是根,之前斗医、炼药,都是为了把中医练好;来学校,是想系统学些现代药理,毕竟现在看病,光靠老法子不够。”他顿了顿,补充道,“你没发现吗?夜尊从来没把地下那些事当回事,治好郝万山、杀盖聂,不过是顺手而为。”
蒋天养摸了摸下巴,还是摇头:“可这学校里能有比夜尊厉害的医生?我就不信了。”他说着,把烟塞进兜里,“算了,想不通就不想了,咱们还是赶紧去跑药材渠道,刚才董武说,城郊有个老药农手里有五十年的野山参,去晚了怕是被别人抢了。”
郝万山笑着点头,两人上了车,奔驰的引擎声渐渐远去,融入校园外的车流里。
校园里,吕欢背着帆布包,走在香樟树下的石板路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斑,空气中混着青草和桂花的香味,耳边是学生们的笑声、行李箱滚轮的“咕噜”声,和山上修炼时的安静截然不同,让他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中药学二班……”吕欢看着手里邹刚给的纸条,上面写着教室的位置。邹刚本来要陪他来,却被他婉拒了——他不想太张扬,毕竟在学校,他只是个普通的插班生。
找到教学楼三楼的中药学二班时,教室里只坐了一半人。黑板上用白色粉笔写着“开学报到登记”,旁边贴了张座位表。课桌上,有人放着《中药学基础》课本,有人摆着奶茶杯,还有人在低头刷短视频,声音压得很低,偶尔传来几句关于暑假旅行的讨论。
“你找人?”一个穿白色T恤的男生抬头看了吕欢一眼,又低下头继续整理课本。
“插班生。”吕欢笑了笑,走到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坐下。这个位置能看到窗外的操场,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很安静。
听到“插班生”三个字,教室里安静了几秒,有人悄悄抬头打量他——吕欢穿了件简单的灰色连帽衫,牛仔裤,帆布鞋,背着个旧帆布包,看起来和普通学生没区别,没有想象中“有关系插班”的张扬。女生们悄悄收回目光,继续聊刚才的话题:“我暑假去了云南,那里的中药市场好大,好多药材我都没见过……”
“哎,我还以为会转来个大美女呢,没想到是个帅哥,可惜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旁边的座位传来一个嘀咕声,吕欢转头看去,是个微胖的男生,戴黑框眼镜,穿印有“火影忍者”图案的T恤,眼袋深得像挂了两个核桃,脸色惨白,一看就是长期熬夜的样子。
吕欢从中医角度扫了一眼,男生指甲有竖纹,眼底发青,是典型的阳气不足,应该是暑假熬夜打游戏、作息不规律导致的。他没点破,只是笑了笑。
男生见他回应,立刻凑过来,自来熟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叫李建,人送外号‘蓉医百事通’,咱们学院的事,就没有我不知道的!你叫啥名?”
“吕欢。”
“吕欢?名字挺好听。”李建点点头,又压低声音,“哎,你既然能插班,咋不去中药学一班?一班是重点班,老师都是教授级别的,咱们二班……你懂的,师资差一截。”
吕欢刚要说话,教室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穿浅色牛仔裤、白色衬衫的女生走进来,手里拿着文件夹,看起来二十多岁,容貌清秀,身材匀称,是辅导员彭琳。她拍了拍手:“同学们安静一下,咱们班的插班生到了,让他做个自我介绍吧。”
吕欢站起身,简单说了句:“大家好,我叫吕欢,以后请多指教。”
教室里的掌声稀稀拉拉,有人继续低头刷手机,有人小声议论:“就这?也太简单了吧……”
坐下后,李建凑过来,一脸“恨铁不成钢”:“哥们,你这自我介绍也太敷衍了!想吸引女生注意,得说点特别的,比如你暑假干了啥,会不会弹吉他之类的。”
吕欢无奈地笑了笑,没接话。
李建见他不感兴趣,又换了个话题,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算了,不说这个,跟你说个咱们学院的大事——中药学系有‘四大校花’,全是咱们系的,还在一个寝室!”他眼睛发亮,“庄晓莹清纯挂的,平时穿白衬衫,背帆布包,经常在图书馆帮同学解答问题,脾气超好;钱雨萌是娇俏型,爱穿短裙,扎高马尾,虽然有点小刁蛮,但特别热心;杜芷晴走时尚路线,化淡妆,穿连衣裙,有个男朋友是隔壁临床医学的;董佳佳是运动风,爱打篮球,性格爽朗,跟男生处得像兄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