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的寒风如同无数把冰冷的锉刀,刮过裸露的皮肤,试图钻进骨髓。雪地车在及膝的深厚积雪中艰难前行,发动机的轰鸣是这片白色死寂中唯一不协调的声响。天空是永恒的铅灰色,仿佛一块巨大的、冰冷的墓石压在头顶。
陆时坐在副驾驶,戴着厚重的防寒面罩,呼出的白气瞬间在护目镜上凝结成霜。他体内那点“混沌之种”的残余感应,在这里变得异常清晰,像一根被拉紧的丝线,笔直地指向风雪弥漫的前方。这种感应并未带来温暖,反而是一种被无形之物窥视的冰冷刺痛感。
“还有二十公里,”“山猫”看着GPS和惯性导航系统的综合读数(在这里,单纯的GPS信号极不稳定),“按照这个速度,天黑前能抵达目标区域边缘。”
随队的符号学教授,一位名叫谢尔盖的瘦高个俄国老人,裹紧了厚厚的皮毛大衣,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与敬畏交织的光芒。“‘世界静止之眼’……我在家族的古老手抄本里读到过这个词。传说那里是萨满们与祖灵沟通的圣地,也是……囚禁着某个古老‘邪灵’的牢笼。没想到,我此生竟能亲眼目睹。”
“邪灵?”一名特勤队员皱了皱眉,“教授,我们是来抓人的,不是来考古的。”
“年轻人,”“谢尔盖”摇了摇头,语气深沉,“在这样古老的土地上,人和非人的界限,有时候并不那么清晰。‘编织者’选择那里,绝非偶然。”
随着不断深入,环境监测设备开始出现异常。气温并没有持续降低,反而稳定在了一个反常的、相对“温和”的零下三十五度。风雪似乎被一道无形的墙壁阻挡在外,越靠近目标,周围越是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积雪变得坚硬如冰,表面光滑如镜,反射着铅灰色的天光,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光晕。空气中那种低沉的、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嗡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绝对的、令人心慌的静默。连雪地车的引擎声都仿佛被这静默吞噬,变得沉闷而遥远。
“这里的‘基盘’……像被冻住了一样,”“山猫”看着探测器上几乎变成一条直线的环境能量波动读数,声音不由自主地压低了。
陆时体内的“混沌”感应也越来越强烈,那是一种被束缚、被压抑的躁动。他示意车队停下。前方,是一片巨大的、平坦得不像自然的冰原,冰面之下,隐约可见巨大而规则的几何阴影,如同沉睡的巨兽的骨架。冰原的中心,是一个微微下陷的、直径约百米的圆形区域,那里冰层的颜色更深,近乎黑色,仿佛通往地心深渊的入口。
这就是“世界静止之眼”。
没有宏伟的建筑,没有高科技的设施,只有这片死寂的、蕴含着巨大规则的冰原。但陆时能感觉到,那个“编织者”,就在这片静默之下。
“分散勘查,保持警惕,注意任何能量或结构异常。”陆时下达指令,五人小队呈扇形散开,小心翼翼地踏上那片光滑如镜的冰面。
脚步落在冰面上,发出空洞而清晰的回响,在这绝对的静默中显得格外刺耳。冰面之下那些巨大的几何阴影,在近距离观察下,更像是某种庞大无比的机械结构或建筑基座,其工艺和规模远超人类已知的任何古代文明。
谢尔盖教授激动地跪在冰面上,用手套拂开浮雪,仔细辨认着冰层深处若隐若现的纹路。“这些符号……不属于任何已知的雅库特或西伯利亚原始文化……更古老,更……抽象。看这个,像不像‘静默之眼’的某种变体?但线条更加……刚性。”
陆时走到冰原中心那个黑色的圆形区域边缘。这里的冰层并非透明,而是一种吞噬光线的纯黑,仿佛连视线都能冻结。他体内的“混沌”感应在这里达到了顶点,几乎要破体而出,却又被一股更强大的、冰冷的“有序”力量死死压制。
他尝试将意志集中,像操控“韧木舟”那样,去“感知”这片冰层之下的情况。然而,他的意识如同撞上了一堵由绝对零度和永恒寂静构成的墙壁,无法穿透分毫。
“编织者”的藏身之处,防御果然非同寻常。
“头儿,有发现!”“山猫”在远处喊道。他在冰原边缘一个不起眼的褶皱处,发现了一个几乎与冰层融为一体的、金属质地的凸起物,形状像是一个扭曲的圆锥体,表面刻满了与冰下阴影类似的几何符号。
技术队员上前扫描。“不是已知的任何金属合金……能量读数……几乎为零,但结构异常稳定。像是个……锚点或者接口。”
陆时走过去,看着那个冰冷的金属锥体。他怀中的那枚粗糙徽章,此刻没有任何反应,仿佛在这里失去了效用。
难道“编织者”使用的,是一种与“守望者”和“巡林客”截然不同的、更加偏向绝对“有序”的技术体系?
就在他沉思之际,异变突生!
整个冰原毫无征兆地轻微震动了一下!中心那个黑色圆形区域的边缘,突然亮起了一圈幽蓝色的、如同电路板纹路般的光芒!光芒沿着冰层下那些巨大的几何阴影迅速蔓延,瞬间点亮了整个冰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