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的硝烟散去,炽热的暑假正式来临。对大多数刚经历完升学压力的初中毕业生而言,这是彻底放松、肆意玩耍的黄金时光。但对于林小一和他的“奇点科技”而言,这个暑假注定是风云激荡、奠定未来格局的关键时期。
舆论反击战的巨大胜利,为“奇点科技”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声望和公众同情,但也彻底暴露在了所有竞争对手,尤其是国际巨头的视野之中。林小一深知,暂时的安全源于对方措手不及和己方占据的道德高地,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
“龙宝4.0——曙光”的发布取得了空前成功,彩色屏幕和多维进化系统彻底点燃了市场,订单如雪崩般涌来,精诚电子厂的生产线开足马力,三班倒也无法完全满足需求。周文斌忙得脚不沾地,一方面要协调产能,安抚嗷嗷待哺的渠道商,另一方面还要应对闻风而动、希望能拿到区域代理权的各路神仙。
市场总监赵磊则带着团队,乘胜追击,将“#我的奇点很安全#”用户见证活动推向高潮,并策划了一系列以“国货之光”、“创新陪伴”为主题的品牌宣传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品牌形象,将危机成功转化为了机遇。
然而,林小一的目光早已越过眼前的繁华与喧嚣。在“奇点科技”戒备森严的新研发中心(由蓝海资本投资后租赁的独立办公楼)会议室里,一场决定公司未来技术走向的战略会议正在召开。
与会者除了林小一、李明、王涛等核心技术人员,还多了几位新面孔——这是近期凭借雄厚资金和响亮名头,从各大公司和科研院所挖来的顶尖人才,涵盖了硬件架构、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多个领域。
“诸位,‘曙光’的成功,只是我们追赶的第一步。”林小一站在巨大的触摸屏前,上面显示着复杂的产业图谱和技术路线图,“我们的对手,无论是‘智趣乐园’还是‘未来电子’,他们真正的优势在于数十年积累的技术底蕴、庞大的专利池和全球化的供应链。要想不被再次扼杀,甚至实现反超,我们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技术奇点’!”
他挥动手臂,屏幕上画面切换,出现了几个全新的概念方向和关键技术节点:
自研芯片与底层架构: “不能再完全依赖外部通用芯片。我们要成立专门的芯片设计团队,针对下一代交互娱乐产品的特定需求,设计低功耗、高性能的专用处理器(ASIC),从根本上掌控核心性能和成本。”
AI驱动的内容与交互: “下一代产品,不能只是预设程序和固定进化。我们要引入轻量级的人工智能算法,让电子伙伴能够学习用户习惯,产生更智能、更个性化的互动,甚至具备简单的‘情感理解’和‘自主决策’能力。”
手势识别与空间感知: 林小一点开了之前预研的“手势识别互动玩具”项目,“这不仅仅是玩具,而是下一代自然人机交互的入口。我们要攻克低功耗、高精度的手势识别技术,并探索结合简单摄像头或传感器的空间感知能力,打破屏幕的物理界限。”
云+端数据生态: “每一台‘奇点’设备,都是数据采集点。我们要建立安全、合规的云平台,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汇聚脱敏数据,用于优化算法、分析用户行为、甚至为未来的在线服务和内容订阅打下基础。”
这些构想远超当前“奇点科技”的业务范畴,甚至有些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新来的专家们面面相觑,被这位年幼CEO的宏大野心和前瞻视野所震撼。
李明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一直是技术激进路线的支持者。王涛则微微皱眉,思考着技术可行性和工程实现的巨大挑战。
“我知道,这很难,投入巨大,且风险极高。”林小一看着众人的反应,语气沉稳而坚定,“但这是我们必须走的路。蓝海资本的资金,就是为了这一刻准备的。我们将成立‘奇点研究院’,由李明担任院长,王涛和各位专家负责具体方向。我不要求立刻出成果,但我要求你们,用最快的速度,在这些方向上,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技术储备和专利壁垒!”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位与会者:“我们不仅仅是在做产品,我们是在参与定义未来的交互方式。这,才是‘奇点’真正的含义。”
这次战略会议,为“奇点科技”的未来奠定了激进而清晰的技术基调。巨大的资金开始向研发倾斜,“奇点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吸引了更多顶尖技术人才的加入。这个暑假,对“奇点科技”的研发团队而言,是在实验室里与代码、电路和算法搏斗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与此同时,林小一也并未完全置身于公司事务之外。他利用假期,兑现了对父母的承诺,带着他们进行了一次短暂的旅行,去了母亲一直想看的桂林山水。在甲天下的山水之间,林大山和张蕙兰看着身边气质愈发沉稳、眼神却依旧清澈的儿子,心中充满了骄傲与满足,也暂时忘却了商场的纷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