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注:《武经总要》是北宋仁宗时期(1040-1044年)由官方编纂的军事百科全书,由曾公亮、丁度等人奉敕编撰)
翌日鸡鸣,晨雾未散。秦岳、欧阳林与秦梓苏三人早早赶至校军场,只见岳飞已全副披挂,笔直站立于场地中央。身披铁甲,枪尾拄地,神情肃然,昨日那抹爽朗笑意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冷峻威严的军中将姿。他目光如刀,扫过三人,语声沉若寒铁:“来迟了——先绕校场跑十圈,以正军纪。”“对了,不准用轻身的功夫”末了,他猛然想起这几个人的轻功都非常不错,这才急忙加了这样一个命令。
秦梓苏还是头一次见到岳飞这般威严肃杀的模样,不禁吓了一跳。她自小在家中娇宠惯了,师门中又受长辈疼爱,从未有人如此冷言厉色对她发号施令。一时委屈涌上心头,正欲张口耍赖,想撒个娇讨得轻饶。却在这时,只觉衣袖一紧,欧阳林已悄然拉住她,低声提醒道:“小苏儿,莫闹,这是军营,咱们是兵,岳大哥是在训兵呢。”她一怔,回头望去,只见欧阳林神色肃然,语气前所未有的认真。一旁的秦岳也点点头,接过话道:“他说得对,又不是没跑过——走,咱们跑起来!”
校场中间的岳飞见到三人转身围着校军场跑动的三个人,严肃的脸上浮现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心中暗暗好笑,心到:“种大帅,这下你可猜错了。这三个小家伙,绝非池中之物,将来成就,只怕在我等之上。”原来就在昨夜,种师道曾将岳飞召至中军幕府,语气凝重地交代道:“这三人虽是我至亲来投,然边军之地,不容徇私。恐他们仗着与我相识,未必肯受军中规制。明日你替我试上一试,若果真吃不得苦,我也好及早安排别处差遣,免坏了他们名声,更坏了军中军纪。” 岳飞得令,虽未多言,心中却早已将此事牢牢记下。此刻望见那三人虽起初略显犹豫,似有几分偷懒之意,但终究不违军令,咬牙坚持,步伐整齐,令行禁止。他不禁想起自己初入军伍之时,年少气盛,亦曾对教官的操练满心不服,心中胆怯又倔强,几次险些挨罚。念及于此,岳飞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会心之笑。再看场中三人,神情坚毅,毫无怨言,他心下不由暗赞:“果然不凡,初入军营便有此意志,将来必能独当一面。
三人自从习得轻身之法,早已习惯腾挪跃动,已多时未曾这般踏实奔跑。此刻纵然内力深厚,真气绵延,跑至数圈之后,亦觉四肢微酸,额头沁汗,气息微促。又过了小半个时辰,这才堪堪跑满十圈,站在岳飞面前,三个人都是额头湿润,汗透重衣,更兼得手脚微微酸软。三人步履沉稳地立于岳飞身前,额头皆湿,汗透重衣,手脚微微酸软,却仍挺胸而立,不敢有丝毫怠慢。岳飞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未曾多言,只是微微颔首,旋即枪尾一挑,将地上一杆长枪、一口宝剑、一条软鞭齐齐荡入半空。三人不明其意,凭本能伸手接住,刚一握稳,便听岳飞厉声断喝:“兵器在手,三人合阵——上,攻我!”
话音刚落,只见岳飞脚下一错,身随枪走,长枪如龙,破空而至。枪尖抖颤间带起一连串破风之声,宛如暴雨敲窗,气势骇人。秦岳三人尚未完全调匀气息,手脚早已微酸,此刻仓促应战,只觉枪风扑面,压力如山。这一战,已非昨日点到为止的切磋,而是真刀真枪的压阵之势。三人心中一凛,纷纷提起兵刃迎击,却只觉对面枪势愈转愈猛,如狂涛汹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到三合,欧阳林一声闷哼,手中长剑被震飞而出;秦梓苏鞭影才起,便被岳飞一记枪背挑开,脚下一个踉跄;秦岳虽强撑几招,终究力乏被逼退三步,宝枪脱手而出。三人兵器尽失,皆败下阵来。
岳飞这才将铁枪倒转,稳稳插入地面,盔甲铿然作响。他摘下头盔,露出一张略带汗意却依旧冷峻的脸庞,嘴角一扬,笑道:“辛苦几位了。方才若有得罪,还请见谅——这不是我逞威,是大帅昨夜亲自交代,让我让你们见识见识,战场的模样。” 他说罢一摆手,示意三人席地而坐,自己也盘膝而下,面容虽缓,却语气依旧是一样的严肃认真:“真正的战场,与江湖大不相同。江湖人动手,讲究出手快、杀招狠,一瞬定胜负;可战阵之上,讲的是令行禁止、合阵而行。敌我对垒,往往千人万马、风沙蔽天,谁敢擅自一步,便会牵连全军。”他顿了顿,指着三人,继续道:“所以我让你们跑上十圈,不是存心罚你们——战场杀敌,常常是奔袭千里,气未定、刀已出。你们刚才筋疲力尽,我却养足精神,这才是兵法上所谓‘以逸待劳’。”说着,他从身边捡起几颗小石子,在尘土上摆出四点,分别代表自己与三人,指着说道:“还有,你们昨儿联手虽有默契,在我和大帅看来,破绽不少。合击不是三人一拥而上,更不是各打各的。”他以手一点秦梓苏所代表之石,语气平静却带着压迫:“比如我这次突袭,就是先打你这条软鞭,长鞭缠绕我枪势最是麻烦。然后我再顺势逼退小林子的长剑。这样最后就只剩下岳兄第你一个人,孤军无援,还能挡我几招?”他抬起头,目光一一看向三人,语气缓缓,却字字如锤:“战阵之上,没有独斗的英雄。真正的合击,是破不了缝、拆不得势的连环之法。你们三个,将来若真要在阵前立足,单靠身手还远远不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