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山风景区,午后阳光被茂密的古树切割得斑驳陆离。林澈买了门票,随着稀疏的游人拾级而上。他的目标明确——位于后山区域的古建筑群,那片游客相对稀少,更为清幽,也更为古老的区域。
按照李建明模糊的描述和景区地图的指引,他绕过香火鼎盛的主殿,穿过几条僻静的廊道,在一片竹林掩映的角落,看到了一圈锈迹斑斑的警戒线,以及一块歪斜立着的牌子,上面用红字写着“年久失修,禁止入内”。
警戒线后方,是一座看起来比主殿群更为古拙的单檐歇山式建筑。青瓦破损,檐角生长着枯黄的杂草,木制的门窗紧闭,油漆剥落,露出里面暗沉的本色。一股荒凉、破败的气息扑面而来,与不远处隐约传来的钟磬梵唱形成鲜明对比。
这里,就是李薇口中的那个偏殿,也可能是姜离所说的——遗药阁。
林澈左右看了看,确认无人注意,便矮身钻过了警戒线。脚下是厚厚的落叶,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更添几分寂寥。他走到殿门前,伸手推了推,门扉纹丝不动,似乎从里面闩住了。
“**左侧第三块地砖,其下有机关。**”姜离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一种故地重游的复杂情绪。
林澈依言蹲下身,在左侧墙根处找到那块略显松动的地砖,用力一按。只听“咔哒”一声轻响,旁边一扇看似与墙壁融为一体的窄小暗门,悄无声息地滑开了一道缝隙,刚好容一人侧身通过。
一股混合着陈腐木料、积尘和某种难以言喻的、阴冷潮湿的气息,从门内涌出,让林澈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他定了定神,侧身挤了进去。
殿内光线极其昏暗,只有几缕光线从破损的瓦缝和窗棂间隙射入,在弥漫的灰尘中形成一道道清晰的光柱。空气仿佛凝固了,带着刺骨的寒意。眼睛适应了黑暗后,林澈看清了殿内的景象。
空间不大,确实堆放着一些残破的桌椅、腐朽的经幡等杂物。正如李建明所言,殿内几根支撑的柱子上,隐约可见雕刻着一些植物的图案,虽然布满灰尘,但依稀能辨认出灵芝、茯苓、人参等药材的形态。殿角,一个石质的药碾子半埋在落叶和灰尘中。
这里,曾经是济世堂存放医案和寻常药材的地方,是姜离师门传承的一部分。如今,却破败如斯。
然而,林澈的注意力很快被另一种感觉吸引。一种极其不舒服的、阴冷粘稠的感觉,如同无形的蛛网,弥漫在整个空间,尤其是在殿宇最深处那个最为阴暗的角落。那里,仿佛连光线都被吞噬了。
“**就是那里!**”姜离的声音陡然变得尖锐,带着强烈的警惕和一丝……厌恶?“好重的**阴秽死气**!此地……此地怎会积聚如此浓郁的**瘴疠之源**?!”
阴秽死气?瘴疠之源?林澈心中一紧。他虽然不是玄门中人,但跟随姜离学习医道,对人体气血、阴阳气场的变化已有了初步的感知。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个角落散发出的气息,与姜离那种清冷纯净的“魂体”感觉截然不同,那是一种充满了负面、污浊、死寂的能量场。
“是……是您说的那个‘阴秽之物’?”林澈在脑海中紧张地问道。
“非是实体,乃是**怨念、病气、死气**长期积聚,混杂此地残留的药性,形成的**阴煞**!”姜离的声音无比凝重,“寻常人靠近,轻则心神不宁,气血紊乱,重则大病一场!那女娃**神魂不稳**,骤然遭遇此等阴煞冲击,**三魂七魄**受创,方致**神气耗散**之危症!”
原来如此!李薇并非简单的“撞邪”,而是她的精神体质可能比较敏感,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这殿中积聚的“阴煞”正面冲击,导致了类似“灵魂出窍”或“神识封闭”的严重状态!现代医学的仪器,自然检测不出这种能量层面的伤害!
“那……那这东西,能清除吗?”林澈看着那团仿佛在缓缓蠕动的黑暗,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凡毒物出没之处,七步之内必有解药。**”姜离的声音恢复了一丝冷静,“此地既是吾师门遗药阁,必有克制之物。吾感知到……在那阴煞核心之下,有微弱的**阳和之气**透出!”
阳和之气?林澈顺着姜离的指引,将目光投向那阴暗角落的地面。隐约可见,地面上似乎刻着一个模糊的、被灰尘和污垢覆盖的八卦图案。而在八卦的中央,也就是阴煞气息最浓郁的地方,似乎有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凸起。
“那是……**镇煞枢**?”姜离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年代太久,灵机近乎湮灭。需以至阳至刚之物,或纯净医道元气激发,或可暂时驱散阴煞,取回其下镇压之物!”
至阳至刚?纯净医道元气?林澈立刻想到了自己修炼《灵枢》所产生的那一丝微弱的暖流,以及……他随身携带的针灸包里的毫针!针,金属之器,本身就有一定的辟邪、导引气机的效用,若再灌注他以《灵枢》法门修炼出的元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