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品的火爆销售远超预期,不仅为联合车间带来了潮水般的利润,更让苏宁的系统积分储备一举突破了千点大关,达到了丰盈的1120点!看着脑海中那个足以启动“技术引领者”任务的数字,苏宁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然而,她并没有被兴奋冲昏头脑。中文文字处理机项目技术复杂,牵涉广泛,必须谋定而后动。她需要更多的技术储备、更清晰的产品定义,以及……一个能凝聚顶尖人才的团队。
这天,在研发中心建设工地的临时指挥部里,陆信、苏宁与刚刚被高薪聘请来的第一位电子工程师——原省无线电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戴着厚厚眼镜、不苟言笑的李明启博士,进行了第一次正式项目研讨会。春苗作为项目协调员负责记录。
“李博士,欢迎加入!”陆信热情地与他握手,“我们对您的研究方向非常钦佩,相信有您的加入,我们的‘星火’项目一定能成功!”
“星火?”李明启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谨,“陆厂长,苏工,感谢信任。但在投入之前,我必须明确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目标。你们构想的这种‘中文文字处理机’,具体技术参数是什么?是基于Z80还是6502架构?汉字库容量规划多大?输入方案采用大键盘整字输入还是编码输入?显示部分用CRT还是单色LCD?打印输出如何解决?”
一连串专业问题抛出来,显示出李明启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严谨态度。
陆信看向苏宁,技术细节需要她来解答。
苏宁早已准备充分,她摊开几张精心绘制的构思图,从容不迫地开始阐述:“李博士,我们的目标不是制造一台通用的微型计算机,而是一台专注于中文文字处理和基础学习的‘专用机’。”
她指着图纸:“初步构想,采用Z80处理器,兼顾成本与性能。汉字库我们计划自主研发,采用16x16点阵,初步目标覆盖国标一二级汉字,约7000字左右,未来可扩展。”
提到最关键的输入法,苏宁眼中闪过自信的光芒:“我们放弃笨重的大键盘整字输入。我设想了一种基于字形和拼音结合的简易编码输入法,暂时命名为‘星火码’,规则简单,易于学习,目标是让用户在半天内掌握基本输入。”
她又指向显示和打印部分:“显示采用9英寸单色CRT显示器,成本可控。打印输出,我们可以外接市面上已有的点阵打印机,或者未来尝试开发专用的低成本汉字打印机。”
李明启听得十分专注,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等苏宁说完,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苏工,你的构想……很大胆,尤其是这个‘星火码’输入法。如果真能实现你所说的易学性,将是革命性的。但是,Z80处理汉字点阵显示,尤其是在进行编辑操作时的刷新速度,可能会是瓶颈。汉字库的烧录和存储成本也不低。还有,整个系统的软硬件协调,工作量巨大。”
他没有直接否定,而是指出了实实在在的技术挑战。
“李博士,您指出的问题都非常关键。”苏宁非但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兴奋,与高手过招才能激发潜力,“关于处理速度,我们可以通过优化显示驱动程序和采用部分硬件加速思路来解决。汉字库成本,随着大规模集成技术的发展,会迅速下降。至于软硬件协调……”
她看向陆信,陆信立刻会意,接口道:“李博士,技术攻关我们全力支持!资金、设备、人员,只要项目需要,我们优先保障!我们计划以‘星火’项目为核心,在研发中心成立一个独立的电子技术部门,由您来牵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您尽管提!”
李明启看着眼前这对年轻却魄力十足的领导者,感受到了他们不容置疑的决心和诚意。他深吸一口气,眼中终于燃起了技术人特有的挑战欲:“既然陆厂长和苏工有如此决心,那我李明启,愿意陪你们赌这一把!人才方面,我确实有几个得意的门生和老同事,可以尝试邀请。”
“太好了!”陆信和苏宁相视一笑。
送走开始进入状态、忙着列人才清单和设备采购计划的李明启,春苗忍不住激动地说:“陆哥,宁姐,我们有李博士这样的专家牵头,‘星火’项目一定能成!”
苏宁却摇了摇头,神色依旧冷静:“李博士是硬件和系统架构的顶尖人才,但‘星火’项目的灵魂——那个易学的输入法,以及与之配套的简单操作系统和文字编辑软件,还需要软件方面的高手。”
她脑海中系统界面浮现,“技术引领者”任务依然高亮显示,需要1000积分启动。她现在已经可以启动,但她想做得更稳妥。
“系统,”她心中默念,“检索当前时代(80年代末)国内在汉字信息处理、简易操作系统及编程语言方面的顶尖研究人员或团队信息。”
【叮!指令确认。进行【时空资源检索】……需消耗积分:50点。是否确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