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瞎子岭新发现的丰富藤源和试验田里破土而出的嫩绿藤苗,像两股甘泉,暂时缓解了合作社的原料焦渴。然而,就在大伙儿刚把心放回肚子里,准备大干一场时,一片更厚重、更危险的阴云,已悄然笼罩在槐花村上空,目标直指苏宁。
这一次,不再是查账,也不再是挑机器的毛病。
先是公社组织委员找陆信进行了一次“例行谈话”,语气严肃地询问苏宁嫁到槐花村前的具体情况,包括家庭成分、社会关系、受教育程度等,尤其重点问了“投水事件”前后她的精神状态和行为举止有无异常。
紧接着,镇上派出所的民警也“顺路”来村里走访,名义上是了解治安情况,却“恰好”问起了村里有没有“来历不明”或者“行为反常”的人,眼神时不时瞟向合作社作坊的方向。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敏感的人们已经察觉到了风向不对。村里开始流传起一些更加诡异的闲言碎语:
“听说了吗?上面在查苏宁的底细呢!”
“她那次投水没死成,醒来就跟变了个人似的,会不会是……被什么东西附身了?”
“嘘!别瞎说!现在不兴讲这个!不过她懂的是有点太多了,不像个农村媳妇……”
这些流言蜚语比之前的任何攻击都更让苏宁感到心悸。它们攻击的不是事业,而是她存在的根本,触及了她内心最深处的秘密和恐惧。在这个特殊的年代,“身份可疑”、“思想异动”这类指控,足以将一个人彻底摧毁。
陆信明显感觉到了这股针对苏宁的暗流,他变得异常警惕,每次苏宁外出,他都尽量陪同,夜里睡觉也更加警醒。合作社的骨干们虽然依旧支持,但眼神中也难免带上了一丝担忧。
“信哥,他们这是冲着嫂子来的!”王老五找到陆信,焦急地说,“肯定是马魁和那个郑干事搞的鬼!太下作了!”
陆信脸色铁青,拳头紧握:“我知道。他们正面搞不垮合作社,就开始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压力之下,苏宁反而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知道,恐慌解决不了问题。对方选择从这个角度攻击,恰恰说明他们在其他方面已经无计可施。但这一招确实毒辣,她无法解释自己的变化和知识来源,这是她最大的死穴。
夜晚,她独自一人坐在房间里,脑海中系统界面静静旋转。她尝试搜索“身份背景”、“历史审查”等关键词,得到的反馈大多是权限不足或积分要求极高。显然,系统也无法直接解决她“来历不明”的问题。
难道就坐以待毙?
不!一定有办法!对方既然要查,就不可能毫无破绽。马魁和郑干事如此笃定地推动这件事,手里一定准备了所谓的“证据”。如果能提前知道他们掌握了什么,或者能找到他们的破绽……
就在这时,系统界面忽然弹出一个新的、之前从未出现过的选项——【危机预警与反制策略推演(一次性,消耗积分150点)】。
150点!这几乎是苏宁目前所有的积分余额,是之前解决原料危机耗费积分近两倍!但看着那诱人的“反制策略”四个字,苏宁没有丝毫犹豫。
“兑换!”
积分瞬间清空,一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庞大、更复杂的信息流涌入脑海。这一次,不再是具体的技术或配方,而是一系列分析、推测和行动建议:
【风险分析:攻击核心为“身份与知识来源异常”。对方可能伪造或利用了某些间接“证据”,如“目击者证言”、“异常物品”(如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碎布、纸片等,可被曲解为与外界可疑联系)、或利用其性格突变大做文章。】
【推演结果一:被动等待审查,风险极高。无法合理解释知识来源,极易被定性。】
【推演结果二:主动出击,混淆视线,攻击对方逻辑漏洞。】
【建议行动:
1. 巩固内部:统一合作社核心成员口径,强调苏宁变化源于“受刺激后发奋图强”、“聪慧过人”、“善于学习观察”。重点塑造其“为集体奉献”的正面形象。
2. 寻找对方破绽:重点调查郑干事近期异常行为、经济状况、与马魁的非正常往来。其推动此事动机存疑,或存在自身问题。
3. 制造“合理解释”:设法“发现”或引导发现一些能够侧面印证苏宁知识来源的“痕迹”,如“偶然得到的、已被损毁的旧书籍残页”、“某位已故长辈可能留下的只言片语”等。(注:此操作需谨慎,存在一定风险。)
4. 借助外力:适时向已知的、持支持态度的力量(如省工艺协会吴理事、公社态度暧昧但非马魁嫡系的干部)透露正在遭受不公正调查的信息,引发关注。】
【特别提示:检测到“异常重生者”郑XX与此次事件关联度极高,其行为模式存在矛盾点,建议优先针对调查。】
信息量巨大,但条理清晰!苏宁的眼睛亮了起来!系统没有给她直接的答案,却给了她破局的思路和方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