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六点半,梅枝就给郝天鸣打电话让郝天鸣在我们小区门口等着。郝天鸣刚到小区门口等了没有几分钟,梅枝的女婿就开车过来了。
梅枝的女婿郝天鸣认识他,他以前也是磷肥厂下岗的工人,只是以前没有多打交道,他好像也认识郝天鸣,但是他叫不上郝天鸣的名字。他见了郝天鸣,问:“你是郝天鸣。”郝天鸣说:“是。”他就说:“好,兄弟,咱走吧!”
在车上其实他们好像没有什么说的,只是简单的聊了几句。当然在谈话中郝天鸣知道他叫冯强。
郝天鸣上了车,冯强开车和郝天鸣一起去他家里拉上电焊机。冯强家就在磷肥厂附近。只不过几年不见,磷肥原址上修起了楼房。冯强家这块也被拆迁了。修成了楼房,冯强家的电焊机都在地下室里。冯强和郝天鸣到地下室去抬电焊机。他的地下室里有三台电焊机,郝天鸣发现这些电焊机都是磷肥厂以前的。因为磷肥厂以前的电焊机上面是写着字的比如机修车间电焊组(1),磷氨车间维修组,硫酸车间维修组(4)。而且写着磷氨车间维修组的这台电焊机还是郝天鸣曾经用过的。他们拉上了电焊机,然后就开车去了交州市里。
冯强揽的活是给一个旧小区改暖气。
这是交州市一个很老的小区。
在交州市新建路上,以前这里是交州市的边缘地带,但是这些年的楼房修多了,这个边缘地带也成了中心地带。这里有很多新建的房子。不过这个小区倒是残破不堪。
这是一个长方形用围墙围起来的大院,里面是一幢六层的楼房。这个楼房的外墙是裸砖的。和周围的新楼相比显得破败。
这幢楼房三个单元,每一个单元每层都有三户人家。
在这个小区院内,还有一个废弃的锅炉房,在这个废弃的锅炉房里还搭着一个帐篷,那里坐着几个人,穿着各色的衣服,端着碗在吃饭。郝天鸣看这些人似曾相识,其实这些人都是磷肥厂厂的,只不过他们是硫酸车间的,郝天鸣是磷铵车间的,郝天鸣和他们见过面并没有多相识。
冯强招待郝天鸣坐下吃饭。
坐下后然后互相介绍一下。
冯强说:“今天我们又来了一个新伙计,他叫郝天鸣,跟着付光明学过焊工。”
这几个人说:“是吗?”
今天的饭菜其实很简单,就是馒头,肉菜,还有鸡蛋汤。
冯强给郝天鸣介绍一个长得很高大的人说:“这是老商,商建文。硫酸车间维修组的焊工。”
那个高大的人笑笑。
冯强又介绍一个精瘦的小个子说:“这是刘建国,硫酸车间的好焊工。”
那个小个子干笑了一下。
商建文又补充了一句说:“这小子还有一个外号叫‘狗日的’,焊工技术好,给女人填沟的技术更好。”说完商建文哈哈大笑。
其实别看个刘建国小个子长得不怎么样,可是勾引女人那是高手。有句话叫‘好姑娘都让狗日了’,所以刘建国才有了这‘狗日的’外号的。
然后介绍一个个头不高,但是很胖的人说:“这是周斌。”
最后又介绍两个不起眼的瘦子,一个叫杜冲,一个叫宋义。
这几个人吃完了饭,然后分配工作。
这个小区是交州市陶瓷厂的家属楼,不过厂子早就破产了。这个小区是八十年代初期修的,设计落后,没有规划。以前他们是烧锅炉的,后来改热电联产,他们只是把原来的锅炉接口换成了热电联产的供暖接口,供暖效果不理想,于是许多人就不交钱了,这也成了一个社会问题。由于交钱的人少,供暖公司就停了这里的供暖,那些交了钱的人又都到政府去讨要说法。因此交城市政府决定要改造,由政府出钱完成这项改造。
冯强因为有熟人关系就承揽了这个改造工程。
这里一共七个人,除了工头外,分成三组。
每一组一个大工,一个小工。
刘建国配的是周斌。
商建文配的是杜冲。
郝天鸣配的是宋义。
然后每一组负责一个单元。
冯强就是跑腿了,购买材料了,当然他还有其它的工程。就是给几幢新修的楼房铺地暖。那边是大工程,几十号人。
郝天鸣跟着冯强干了十多天,其实这几个人中就是和宋义熟悉。
宋义以前是磷肥厂的临时工,磷肥厂破产以后他就跟着梅枝女婿在外面干活。在硫酸车间里叫宋义的有两个,还有一个是硫酸车间的副主任,那个宋义长得高大,岁数也大。因此别人叫他小宋义。
小宋义个头不高,不过为人挺机灵的,力气不大,不懒,手脚挺利索的,特别是嘴甜。郝天鸣十多天和宋义一块相处,感情还不错。
郝天鸣在那个小区干了十多天。
郝天鸣和小宋义对这个单元所有的人都有了一些了解。
这个单元一楼住着三户人家,东面的那家是东北人,夫妻两个刚结婚还没有孩子,东北人为人豪爽,在他家咋干都可以。中间那户住主家不在这里住了,租给了一个干那种特殊行业的女人。西边这家是一对老夫妻和一个儿子,他们的儿子离婚了和一个外地女人同居。这家儿子和那女人打扮的像成功人士,不过这老两口却像是贫民窟出来的人。他们家里也是如此,这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就他儿子住的那一间房子装修了,其余的房子都是水泥地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