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阵森林狼时单场命中3记三分,如同一道清晰的信号,标志着陆鸣的外线投射正从“尝试”迈向“常规武器”的阶段。媒体和球迷开始真正正视这位中国大个子在休赛期完成的蜕变,“空间型四号位”的标签被越贴越牢。
然而,对于陆鸣自己而言,那场比赛的高命中率更像是一次验证,验证了他训练方向的正确,验证了【雷·阿伦手型】与【米勒基因】融合的初步成功。
他需要的不是在弱旅身上灵光一现,而是在持续的、不同强度的对抗中,都能稳定输出外线威胁。
系统的任务面板也适时更新:
【进阶任务:三分信条。】
【目标1:连续五场比赛至少命中2记三分球。(当前进度:2/5)】
【目标2:在接下来对阵新奥尔良黄蜂的比赛中,三分命中率不低于40%,并命中至少3记三分。】
【奖励:小幅提升‘雷·阿伦教科书三分投射’稳定性,解锁‘快速出手’初级特效。】
“连续性和稳定性么……”陆鸣看着任务要求,嘴角微勾,“正合我意。”
接下来的训练中,他更加注重投篮的节奏和一致性,减少不必要的调整,追求那种“接球即射”的流畅感。拜纳姆看着他在外线一次次重复着枯燥的投篮练习,忍不住吐槽:“酸菜鸟,你现在投得比我都像内线了!要不咱俩换换位置?”
陆鸣投出一记空心三分,回头笑道:“安猪,时代变了!现在流行我这种能里能外的!你那种传统中锋啊,快被淘汰咯!”
“放屁!”拜纳姆不服气地哼哼,“篮板和盖帽才是硬道理!你投再多三分,没我在里面抢板,也是白搭!”
“是是是,安猪老大说得对,”陆鸣故意拉长音调,“下场比赛我给你多传几个空接,让你也爽爽?”
“这还差不多!”拜纳姆立刻眉开眼笑。
科比在一旁听着两人的斗嘴,微微摇头,但眼神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球队氛围良好,核心球员持续进步,这是卫冕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两天后,湖人队继续坐镇主场,迎接新奥尔良黄蜂(现鹈鹕)的挑战。此时的黄蜂队正处于重建期,核心是年轻的内线状元安东尼·戴维斯尚在成长,球队整体实力有限。但这支青年军充满活力,由埃里克·戈登领衔的外线也具备一定的冲击力。
赛前,陆鸣默默激活了系统任务。他需要的不只是赢球,更是要高效地完成三分指标。
比赛开始。(湖人 0 : 0 黄蜂)
跳球拜纳姆胜出。湖人第一次进攻,科比中距离试投偏出。黄蜂队推动反击,戈登快速突破上篮得分。**(湖人 0 : 2 黄蜂)**
湖人队不慌不忙,落入阵地。陆鸣第一次在三分线外接球,防守他的是黄蜂队移动能力不错的前锋艾尔-法鲁克·阿米奴。阿米奴身高臂长,给予了一定的干扰。陆鸣没有强行出手,将球传出,然后开始无球移动。
他先是沉到底角,然后突然借助加索尔的掩护兜到弧顶。科比的分球及时到位!陆鸣接球,阿米奴被掩护延误了半步,就是这转瞬即逝的空间!
屈膝,起跳,出手!
动作流畅,节奏分明!
“唰!”
空心入网!(湖人 3 : 2 黄蜂)首记三分命中!
“好球!卢克延续了上一场的手感!”解说赞道。
进球后的陆鸣面无表情,快速回防,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常规操作。
黄蜂队由戈登命中一记中投还以颜色。(湖人 3 : 4 黄蜂)
下一个回合,陆鸣在侧翼拉开空间,拜纳姆在内线要球单打。黄蜂队忌惮陆鸣的外线,不敢轻易包夹,拜纳姆轻松碾压对方中锋罗宾·洛佩兹,勾手命中。(湖人 5 : 4 黄蜂)
“看到没?酸菜鸟!”拜纳姆进球后朝着陆鸣大喊,“你在外面站着,哥们儿在里面就是无敌!”
陆鸣笑着朝他竖了个大拇指。
首节中段,陆鸣再次获得机会。他利用拜纳姆的扎实掩护,摆脱阿米奴,在右侧四十五度角接球。补防的球员慢了一拍,陆鸣再次果断出手!
“唰!”
再中!(湖人 12 : 8 黄蜂)个人第二记三分!
单场命中至少2记三分的任务,轻松达成(连续进度3/5)。但陆鸣的目标是至少3个。
第二节,陆鸣休息了一段时间后重新登场。黄蜂队加强了对他的外线盯防,他几次跑出空位,接球都受到了很强的干扰。一次空位机会,他接球后稍微调整了一下,对方的补防已经到位,他被迫将球传出。
“防守注意力上来了,”陆鸣心里清楚,“需要更快的出手,或者更狡猾的跑位。”
半场结束前两分钟,机会来了。湖人队打出精妙配合,球经过多次传导,由加索尔在肘区策应。陆鸣从底线启动,一个反跑切出到左侧底角!加索尔的传球心有灵犀般送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