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场哨响,斯台普斯中心被一种复杂的情绪笼罩。失望的叹息、对客队的礼貌掌声、以及些许不甘的议论交织在一起。小牛队员们在场地中央相互击掌拥抱,庆祝着这场关键的客场胜利。而湖人众将,则大多低着头,快步走向球员通道,不愿在这片伤心地过多停留。
陆鸣是最后一个离开球场的湖人球员。他站在场地边,双手叉腰,望着记分牌上那刺眼的 88 : 92,望着自己那行华丽却带着遗憾的数据——32分,18篮板,4助攻,3盖帽。空砍群群主?他自嘲地笑了笑。数据毫无意义,胜利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就在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向他走来。是德克·诺维茨基。他刚刚接受完场边简短的采访,脸上带着一丝运动后的潮红,以及……一抹极其轻微,但确实存在的微笑。
这或许是陆鸣今晚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诺维茨基那通常古井无波的脸上看到如此明显的情绪流露。那微笑并非嘲讽,更像是一种对值得尊敬的对手的认可,一种历经苦战最终取胜的释然。
“打得很棒,年轻人。”诺维茨基伸出手,他的英语带着淡淡的德国口音,语气平和,“你让我整晚都很难受。”
陆鸣愣了一下,随即伸手与他相握。诺维茨基的手掌宽厚而有力。
“但你最后还是赢了,”陆鸣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疲惫和不甘,“那个球……我防不住了。”
诺维茨基看着陆鸣眼中那尚未散去的挫败感和强烈的求知欲,他脸上的微笑似乎加深了一丝。“那是因为你太想盖掉我了。”他说道,语气带着一种前辈点拨后辈的淡然,“有时候,防守的目的不是封盖,而是让他投得不舒服。你前面的‘速度干扰’就很聪明,让我消耗很大。最后一个球,你只是……太累了,而且太想证明你能防住我。”
他拍了拍陆鸣的肩膀:“你拥有令人羡慕的天赋和斗志。继续努力,未来是你的。”
说完,诺维茨基便松开手,转身走向客队更衣室,留给陆鸣一个沉稳而高大的背影。
“未来是你的……”陆鸣咀嚼着这句话,内心五味杂陈。这算是安慰吗?还是胜利者的从容?他甩了甩头,将这些杂念抛开。诺维茨基最后那句话点醒了他——他太想封盖了。
回想那关键一球,他被诺维茨基的假动作晃开半步,然后拼尽所有力气想去封盖,结果却因为起跳稍慢和距离稍远而徒劳无功。如果他当时没有被完全晃开,或者如果他的体能能支撑他做出更快的反应,结果是否会不同?
“系统,调出最后一回合防守诺维茨基的详细数据分析。”陆鸣一边走向更衣室,一边在脑中下令。
【收到。正在分析关键回合(第四节3分28秒)防守数据…】
【防守者:陆鸣。状态:体能严重透支(预估剩余70%),专注度:高。】
【防守过程:被诺维茨基底线转身假动作欺骗,重心偏移约15度,导致横向移动延迟0.2秒。起跳封盖反应时间0.35秒(低于平均水准0.28秒),垂直起跳高度98cm(低于平均水准105cm),封盖距离差约8cm。】
【根本原因:1. 体能极限导致反应速度和爆发力下降。2. 防守意图过于明显(追求封盖),容易被假动作欺骗。3. 对诺维茨基进攻选择(关键时刻倾向于金鸡独立)预判不足。】
【总结:防守失败源于体能、经验与心态的多重因素。】
系统的分析冰冷而客观,像一把手术刀,剖开了陆鸣防守失败的原因。体能是硬伤,经验的差距需要时间弥补,而心态……他似乎真的被诺维茨基那无解的名头影响了,太想用一个精彩的封盖来证明自己,反而落入了对方的陷阱。
湖人更衣室里气氛压抑。拜纳姆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用毛巾紧紧裹着头,一言不发,显然还在为那四次犯规懊悔不已。其他人也都沉默地收拾着,或者进行冰敷。
科比已经洗浴完毕,换好了衣服。他看着刚刚走进来的、依旧浑身汗湿、神情恍惚的陆鸣,走了过去。
“德克跟你说了什么?”科比问道。
陆鸣抬起头,将诺维茨基的话复述了一遍。
科比听完,点了点头:“他说得对。你太想盖他了。面对德克这种级别的得分手,尤其是当他找到节奏时,你能做的就是在体能充沛时尽量干扰,消耗他,然后祈祷他投丢。想每个球都防住他,不现实。你今晚做得已经足够好了,没有你,我们撑不到最后。”
连科比都这么说。陆鸣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他意识到,自己或许走进了一个误区。他将防守诺维茨基视为一场必须赢下的个人对决,却忽略了篮球的本质是团队胜利,以及防守的真正意义在于降低对手效率,而非追求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封盖。
“我明白了,科老大。”陆鸣的声音沉稳了一些,“是我太急躁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