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就这么放手的交给王仲,王仲,你可真的是赶上好时候了。
话说文帝期间的官员那幸福指数是蹭蹭的往上涨,甚至是超越了所有的朝代。
官员俸禄,假期、福利待遇等等的都是一等一的好。
瞅瞅文帝这潇洒的态度,将这大事交给王仲,一下子就足够王仲连升几级的。
并且梁史上关于梁字也将功劳归功于王仲,只是在开头提及“由文帝触发灵感”。
包括“宇宙超级无敌光炮”也只是捎带的提及了文帝,张沧的数学不归路还是张沧的日志中提及他是在文帝的启发下走上这条道路的。
巴月的琉璃啊,以及后期大梁的海外旅途等等,梁史上大约只是提及“在文帝的支持下”
也难怪文帝被戏称“带飞的千古一帝”我们都以为这是一句客套话,毕竟文帝是皇帝,怎么说也要给他点面子。
直到日志的出现、信札的出现,才了解到后面都有文帝的身影,甚至于大多都是文帝提出的。
文帝是真的银翼啊!就算是他提出的灵感或是计划,但他都交给适合的臣子来完成。
还从不否定臣子在其中的功劳,怎么能有这么好的陛下?
于文帝一朝做官是相当幸福的,但也要时不时的应对来自官方的考核,一般而言只要你不违反律法、勤勤恳恳的干活。
升官、加薪近在咫尺,但要是身为官员,却知法犯法,那不好意思,本人就会被从重处罚。
而且大梁是有“连坐制度”存在的。
文帝曾言:“一人犯法,累及家人,家人虽无辜,但也获其利。
将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相连,震慑潜在犯罪意图,未必不失为一种好的手段”
大梁律法虽经过文帝的改革变得宽松许多,但官员犯罪采取的是另一套的律法。
在文帝手下干活,最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触犯律法,其他的只要安安稳稳的、勤勤恳恳的为民服务。
名与利都少不了你的。
比如:文帝建立的各地的名人碑,就是专门奖赏地方官员的。
还有官员的俸禄啊,比景帝在位时期可谓是提高了几倍。
甚至是官员因伤而退,参军打仗没了的……都可以领到由朝廷专项批下的资金。
比如:官员因办公过劳死的,此人的父母、孩子每年都会领到一笔钱一直到父母离世、孩子成年。
而妻子则是可领到大约一万钱,并且大力支持年轻的寡妇改嫁。
因此,当朝廷这个规定出现,那可谓是掀起了一波疯狂的考科举,参军之路。
不仅仅是想要通过科举改变门第,更是当官后意味着你将不愁吃不愁穿。
永安二十年的时候有个秀才屡次不中,硬是考了整整十年才考上,那家伙的狂喜,当场晕倒,幸好最后被救回来了。
不然刚考中就嘎了,这是多么霉的运气啊。
而且还掀起了一波参军热潮,只可惜大梁虽四处扩张,但那都是主动臣服,要不就是高丽那种当附属国的。
甚少有需要打仗的时候,因此征兵需求也不是很多。
年轻的战士是渴望建立功勋,渴望升官的,渴望留名英雄碑的】
{文帝,好人啊,这让我想起我的领导,我辛辛苦苦做的档案,结果成了他邀功的证据。
而且我还得在旁边陪笑,奖金就眼睁睁的从我面前飞到他的口袋里了}
{呵呵,我刚被“主动辞职”吃准了现在起诉难,至少要两个月起步,没那个心气耗下去了}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王相的年薪吗?六万钱外加一千石,折合到现在大概是六十二万,再加上各种的福利待遇,估计可达年薪百万。
当然像王相、封相、李将军、陈将军这几个人是独一档的。
咱文帝可不抠门,咱文帝那是在该抠门的时候抠门,不该抠门的时候一点也不抠。
当初和徐成徐青、张沧承诺的跟着他有肉吃,可不是一句虚假的承诺。
自从把宗室解决了,又给文帝的国库每年省下了一大笔的钱财,心情一好,大手一挥就提俸禄}
{哈哈,文帝心情一好就赏钱,虽然赏赐到个人不多,但架不住文帝的臣子多啊。
文帝在日志中时常后悔话说的太快,下次一定不会,下下下次一定不会。
但文帝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查查,抄抄家,砍砍人头之类的}
{在大梁三十石就能够养活一户,而三十石大约是三千钱,当然这是按照饿不死的标准算的。
大梁最底层的官员俸禄也是三千钱,年薪是三万六千钱,折合到现在大约是二十四万}
{!!!}
{好有钱!!}
{相当于一个月赚两万??我现在一个月都赚不到两万?}
{而且大梁的铜钱购买力是要超过我们的,这只是数值折合罢了,毕竟普通人两万都够一年的花销了。
虽然是饿不死的程度,但我们现在有两万块钱够一个人生活一年都有点够呛,更别说一家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