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湾的晨光穿透薄雾,洒在码头整齐排列的二十艘海贸船上。这些船只中,十艘是经过改造的福船,船体庞大,满载着成箱的丝绸和瓷器;另外十艘是轻便灵活的广船,船舱里堆满了密封的茶叶和少量西洋玻璃器皿——那是此前与荷兰商人贸易时剩余的货物,计划一并运往日本试探市场。
码头上,水手们正忙着将最后一批货物搬上船,船坞工匠则在仔细检查每一艘船的船帆、绳索和淡水储存舱,确保万无一失。沈文站在栈桥上,手里拿着一份货物清单,逐一核对:“上等丝绸一千五百匹、精品瓷器八百件、茶叶两千斤、玻璃器皿五十件……都齐了。”他抬头望向远处,只见王巢的马车正朝着码头驶来,身后还跟着郑海率领的五艘水师战船——按照计划,水师战船将护送贸易船队至朝鲜半岛附近海域,再返回登莱巡逻。
王巢走下马车,目光扫过整装待发的船队,眼中满是期许。此次赴日贸易的船队首领名叫陈默,年约三十五岁,曾常年往返于大明与日本之间,熟悉日本海域的航线和贸易规则,是沈文精心挑选的人选。见到王巢,陈默快步上前,躬身行礼:“大人,船队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
王巢点点头,拍了拍陈默的肩膀:“陈默,此次赴日贸易,不仅要完成货物交换,还有两件事需你重点关注。第一,收集日本的铜矿和白银情报——如今登莱铸造火炮、发展手工业急需铜矿,白银更是贸易流通的关键,你要摸清日本主要铜矿的分布和白银的产出情况,最好能与当地矿主建立联系;第二,务必避开倭寇活动区域,尤其是日本九州岛南部的海域,此前水师曾收到情报,那里有倭寇聚集,若遇危险,可燃放信号弹,水师战船会尽快支援。”
陈默郑重地接过王巢递来的一份海图——海图上用红笔标注了倭寇活动的危险区域和推荐航线,他将海图贴身收好,沉声道:“请大人放心!属下定不辱使命,不仅要顺利完成贸易,还要把铜矿和白银的情报带回登莱,绝不让船队陷入危险!”
此时,郑海也率领水师战船靠近码头,他站在旗舰的甲板上,对王巢高声喊道:“大人,水师战船已准备就绪,可随时护送贸易船队出发!”王巢抬手示意,声音传遍码头:“郑海,护送途中务必小心,待船队安全抵达朝鲜半岛海域,你们便可返航,注意巡查周边海域,防止倭寇袭扰。”
“属下遵命!”郑海高声回应。
巳时三刻,随着陈默一声令下,二十艘海贸船缓缓升起船帆,在水师战船的护送下,朝着日本长崎的方向驶去。码头上的百姓和商人纷纷挥手送别,沈文站在栈桥上,直到船队消失在海平面,才转身对王巢说道:“大人,陈默经验丰富,又有水师护送,此次赴日贸易定能成功。”王巢望着远方,轻声道:“但愿如此。登莱的海贸刚起步,每一次远航都至关重要。”
贸易船队出发后,航行初期十分顺利。海面上风平浪静,水手们按照海图指引的航线行驶,每日清晨和傍晚,都会与水师战船通过信号旗沟通情况。陈默每日都亲自登上甲板,检查货物的固定情况,询问水手们的身体状况,还特意叮嘱负责了望的水手,密切关注海面动向,避开海图上标注的危险区域。
五日后,船队抵达朝鲜半岛东南部海域,按照约定,水师战船在此处与贸易船队告别,返回登莱。临别前,郑海登上陈默的船,再次叮嘱:“若遇倭寇,切勿硬拼,优先保护船员和货物安全,我们会在登莱附近海域巡逻,一旦收到信号,会立刻赶来支援。”陈默点头应下,目送水师战船远去,随后下令船队加快速度,朝着日本长崎进发。
离开水师护送后,海面的风浪渐渐变大,船队在波涛中上下颠簸。有几名年轻的水手因晕船呕吐不止,陈默让人给他们送来姜片和热水,还亲自安抚:“大家再坚持几日,很快就能抵达长崎了。”他深知,此时稳定军心至关重要,每日都会在甲板上与水手们交流,讲述自己以往赴日贸易的经历,缓解大家的紧张情绪。
第十日清晨,了望哨的水手突然高声喊道:“首领!前方发现陆地!”陈默立刻登上了望塔,举起望远镜望去,只见远处的海平面上出现了一片陆地的轮廓——那正是日本九州岛的海岸线。他心中一喜,连忙下令:“调整航向,朝着长崎方向行驶!注意观察海面,避开暗礁!”
船队沿着九州岛西海岸行驶,途中果然遇到了几处暗礁,幸好水手们经验丰富,及时调整航向,才避免了船只受损。第十三日午后,船队终于抵达长崎港外海域。陈默让人放下小艇,派两名熟悉长崎情况的水手前往港口通报——按照日本的规定,外国商船需经当地官员查验后,才能进入港口。
半个时辰后,小艇返回,带来了长崎奉行所的官员。官员登上陈默的船,仔细检查了货物清单和船员证件,又询问了此次贸易的目的。陈默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辞,恭敬地回答:“我们是大明登莱的商人,此次带来了丝绸、瓷器和茶叶,希望能与长崎的商人进行贸易,还望大人多多关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