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四月月初一,蓬莱港的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拂过岸边闲置的旧船坞。王巢站在码头的礁石上,望着远处空荡荡的海面,眉头微蹙。登州卫地处渤海之滨,海防是重中之重,可此前因贪腐积弊,水师仅剩十余艘破旧的沙船,士兵不足两千,别说抵御倭寇与海盗,就连日常的近海巡逻都难以维系。
“粮库充盈了,陆军整顿了,水师这块短板,必须尽快补上。”王巢指尖划过腰间的佩剑,语气坚定。他转头看向身后的陈武与水师旧部校尉周涛,“渤海海域不太平,倭寇时常袭扰沿海村落,若水师不能形成战力,登州卫的海防就是空谈。今日起,水师扩编正式提上日程,周涛,你熟悉水师事务,暂代水师统领,协助我推进扩编事宜。”
周涛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激动,立刻单膝跪地:“属下定不负公子所托!此前水师衰败,弟兄们空有报国之心,却无战船可用,如今公子肯重振水师,弟兄们定当死战!”
陈武也上前一步,沉声说道:“公子放心,陆军这边会全力配合水师扩编,若需人手、物资,只要开口,绝不推诿!”
王巢扶起周涛,目光落在闲置的船坞上:“扩编水师,首要是战船。我已让人清点过船坞,现有设施可修缮后用于战船维护,但新船需尽快到位。周涛,你先统计水师现有士兵的技艺特长,区分舵手、水手、炮手,为后续分编舰队做准备;陈武,你安排士兵加固码头,清理航道,确保新船到港后能顺利停靠。”
两人领命而去,王巢则在当夜再次打开系统面板。此次兑换战船,他格外谨慎——水师战船需兼顾近海防御与远洋作战,福船吨位大、抗风浪能力强,适合作为主力战船;广船速度快、灵活性高,可用于侦察与突袭。系统中,每艘福船需消耗5000积分,每艘广船需消耗8000积分,兑换五十艘福船与十艘广船,共需消耗33万积分,剩余积分仍有52万,足以应对后续可能的需求。
确认兑换后,蓬莱港外的锚地连夜出现了六十艘崭新的战船。福船船体巍峨,船首雕刻着威武的兽首,甲板上预留了火炮架设位;广船船身狭长,船帆采用坚韧的帆布,船尾配备了多组船桨,便于快速转向。次日清晨,周涛带着水师士兵来锚地巡查时,看到成片的战船列阵锚泊,激动得声音都在发颤。
“这……这就是咱们的新战船?”周涛快步登上一艘福船,抚摸着光滑的船板,眼中满是惊叹。他从业水师二十余年,从未见过如此精良的战船。
王巢随后登船,指着甲板上的预留位,对周涛说道:“这些战船还需按改进方案改造——每艘福船加装十二门红衣大炮,分置船首、船尾与两舷;广船加装八门火炮,重点强化船首火力;另外,所有战船需增设水密隔舱,配备救火桶与救生筏,提升战场生存能力。”
周涛立刻组织工匠与水师士兵投入改造。工匠们按图纸在战船甲板上钻孔、固定炮架,士兵们则学习火炮的装卸与维护,船坞内昼夜灯火通明,铁锤敲击声、木材锯割声不绝于耳。沈文也从卫所粮库调拨粮食与淡水,储存在每艘战船的船舱内,确保战船随时可出海执行任务。
与此同时,水师扩编的招募工作也在同步推进。王巢张贴告示,凡熟悉水性、有船运或渔业经验的百姓,均可报名加入水师,待遇与陆军士兵同等,且出海执行任务另有补贴。告示张贴仅十日,便有八千余名百姓报名,加上水师原有士兵,总人数恰好达到一万人。
七月底,战船改造完成,士兵招募结束。王巢在蓬莱港的校场上召集全体水师士兵,宣布舰队分编方案:“一万人马,分编为五个舰队,每舰队两千人,配备十艘战船——八艘福船、两艘广船。第一舰队由周涛直接统领,驻守蓬莱港主锚地;其余四舰队分别驻守登州卫下辖的四个渔港,形成联防体系。各舰队需在三日内完成人员登船、物资装载,十日后举行水师检阅。”
分编命令下达后,各舰队迅速行动。士兵们按此前统计的技艺特长分配岗位,舵手熟悉战船操控,水手检查船帆与绳索,炮手调试火炮角度,每艘战船都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基本战力。赵小虎因在辎重营表现出色,且熟悉物资清点,被调至第一舰队的旗舰“镇海号”,负责船舱内粮食与弹药的管理。
八月初十,蓬莱港晴空万里,海风轻柔。水师检阅如期举行,五万余名百姓从周边州县赶来,挤在码头与海岸的高地上,争相观看水师盛况。王巢身着铠甲,站在“镇海号”的船首,身后是五个舰队的六十艘战船,整齐列阵在港外海面。
“检阅开始!”随着周涛一声令下,第一舰队的十艘战船率先启航,船帆升起,如一片片白色的云帆,在海面上展开。战船按菱形阵形前进,船舷的火炮依次开火,轰鸣声震耳欲聋,炮弹落入海中,激起巨大的水柱。随后,其余四舰队依次出港,列阵、转向、火炮齐射,动作整齐划一,展现出极强的协同作战能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