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北部的猛虎山终年云雾缭绕,山巅的黑虎寨如一头蛰伏的巨兽,盘踞在悬崖峭壁之上。自肃清青州南部最后一股匪患后,王家民团休整了十日,便踏着晨霜向这最后一处匪巢进发。三百名民团队员身着崭新的褐色皮甲,腰间燧发枪的金属部件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身后是辅兵队赶着的五十辆骡车,载满了火药、干粮与医疗物资——这是民团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征,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必胜的笃定。
“公子,黑虎寨的探子回报,寨主‘下山虎’原名赵黑虎,早年是边军的伍长,因克扣军饷事发逃入山林,手下三百多号人里,有不少是他带出来的边军逃兵,手上都有真功夫。”赵大勇勒住马缰,递给王巢一张更为详尽的地形图,指尖落在山巅的红点上,“寨墙是用条石砌的,高三丈、厚两丈,东西两侧是万丈悬崖,只有正南一个寨门,门口架着十架床弩,墙头上还有五十支火铳,防守得跟卫所堡垒似的。”
王巢接过地形图,目光在“寨门内侧有壕沟”“后山有隐秘水源”的标记上停留许久。此前清剿的匪寨,要么是依托隘口的松散防御,要么是山洞改建的简陋据点,从未遇到过这般规整的堡垒式山寨。“赵黑虎当过边军,懂攻防战术,不能掉以轻心。”他沉声道,“斥候再探,务必查清墙上火铳手的换防规律,以及壕沟的深浅。”
三日后,队伍抵达猛虎山下的隐蔽山谷。斥候带回了关键情报:黑虎寨的火铳手每两炷香换防一次,换防间隙有半刻钟的防御空窗;寨门内侧的壕沟深一丈、宽两丈,沟底布满尖刺,平日里用木板覆盖,战时可迅速抽走。王巢当即召集部署:“赵大勇带一百八十人正面强攻,用三段射压制墙上火力,待换防间隙冲至寨门前;李铁牛带八十人从后山攀爬,虽有悬崖,但斥候发现一处藤蔓密集的缓坡,可绕至寨后偷袭;沈文率辅兵队在山谷待命,备好硫磺弹和云梯,随时准备支援。”
次日辰时,进攻号角划破山林寂静。赵大勇带着队员们沿山道推进,距寨门三百步时,迅速列成三排阵型。“第一排,放!”随着他一声令下,枪声如爆豆般响起,墙头上的土匪火铳手应声倒下三人。但剩下的土匪反应极快,立刻趴在墙垛后还击,“砰砰”的火铳声此起彼伏,弹丸落在队员身前的岩石上,溅起细碎的石屑。
“第二排,放!”赵大勇面不改色,继续下令。第二排的弹雨再次扫过墙头,又有两名土匪被击中,可土匪的还击愈发猛烈——那些曾是边军的逃兵,射击准头远胜以往遇到的土匪,一名队员刚起身瞄准,就被一颗弹丸击穿了胸膛,闷哼一声倒在地上。
“第三排,放!”第三排的枪声刚落,墙头的土匪突然齐齐起身,五十支火铳同时开火,密集的弹雨如冰雹般袭来。“快卧倒!”赵大勇大喊,可还是晚了一步,三名队员躲闪不及,当场中弹倒地,另有两人被弹丸擦中胳膊,鲜血瞬间染红了皮甲。
墙头上,赵黑虎拄着一把大关刀,看着下方卧倒的民团,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曾在边军与蒙古人交手,对付这种列队射击的战术颇有经验:“换防!第一队撤,第二队补!”早已待命的火铳手立刻上前补位,枪口对准了刚起身准备再次射击的民团队员。
“不好,他们换防太快,没有空窗!”赵大勇瞳孔骤缩,刚要下令撤退,就见寨门突然打开,十架床弩同时发射,粗壮的弩箭带着呼啸声飞来,一名队员躲闪不及,被弩箭钉在树干上,身体剧烈抽搐了几下便没了动静。
与此同时,后山的李铁牛也遭遇了麻烦。他带着队员攀爬到半山腰的藤蔓缓坡时,突然听到上方传来大喝:“有奸细!放箭!”密集的羽箭从悬崖上射下,两名队员被射中肩膀,从陡坡上滚落,幸好被下方的藤蔓缠住才保住性命。“娘的,这赵黑虎居然在后山也布了哨!”李铁牛暗骂一声,不得不带着队员趴在陡坡上,进退两难。
正面战场的局势愈发危急。土匪的火铳与床弩交替攻击,民团被死死压制在距寨门两百步的开阔地带,根本无法靠近。又一轮弹雨袭来,一名年轻队员的大腿被击中,他捂着伤口惨叫,鲜血顺着指缝不断涌出。“医护兵!快救人!”赵大勇嘶吼着,可医护兵刚冲出去几步,就被一颗弹丸击中了手臂,只能狼狈地退了回来。
“公子,不能再打了!再冲下去弟兄们要折损殆尽!”赵大勇派人向王巢紧急禀报,声音带着难掩的焦灼。王巢站在山谷的高坡上,看着前方开阔地带倒下的队员,脸色凝重如铁。这是民团成立以来首次遭遇如此顽强的抵抗,赵黑虎的战术部署、土匪的射击准头,都远超预期。“下令,撤退!”他咬着牙说道,每一个字都透着不甘。
撤退的号角响起,民团队员们交替掩护,缓缓向后撤离。墙头上的赵黑虎见状,哈哈大笑:“王巢小儿,也不过如此!有种再来!”他下令土匪持续射击,又放倒了两名断后的队员,才得意地收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