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在“独立赚钱”的层面做到“游刃有余”以后,就会开始自然而然的追逐“真正的智慧”。
从自我工具化,走向自我价值化。独立赚钱的时候,我们把自己当成产品来卖掉,这是一个“自我工具化”的过程。叔本华说:“金钱像海水,喝得越多越渴。”但只有“喝够水”的人才有资格领悟到这种虚无意味着什么。当生存压力的解除后,人会开始有意识地填补精神的“亏空”。不为了钱而赚钱,而是为了做事顺便赚钱。这种“松弛感”不是来自于“摆烂”,而是来自于我们的价值观,已经从利用世界的规则,变成了顺应世界的规则。
那些可以赚大钱的人,通常需要驾驭市场、人性和规则构成的复杂系统。但他们即使得到了很多物质层面的回报,仍然很难获得幸福、快乐。所以到这个阶段之后,人才会真正意识到:原来幸福与金钱的多少没有关系。
当一个人开始反思金钱本身时,就是在推开世界里其他99%的门。智慧的脑子,就是终于意识到一件事:我决定我,而不是金钱在决定我。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如果因为赚得少而抱怨、焦虑,那么大概率也会因为赚得多太累而抱怨、焦虑;一个人如果会因为太忙了而烦躁,那么大概率也会因为太闲了而恐慌……
根本原因不在于金钱和时间本身,而在于这个人选择了一个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事情。所以,是这个人决定了自己的人生状态。有人可能会说:“他一定是被缺钱逼的,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那么,既然他违背自己的内心去做事,就必然要承受一些代价。但违背内心的举动是自己决定的,因为他并不相信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顺其自然赚到钱,也就是说“他缺乏我们目前所讲的这个阶段该有的认知”,很可能也欠缺“成事儿的能力”,所以要先退回到第二阶段,继续“修”。
金钱,只是人生中的一件道具,而非剧情本身。
喜欢挣钱一本通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挣钱一本通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