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异:低阶版本(团队结构稳定但负责人能力一般)年收入 500-1000 万,高阶版本(负责人能力远超创始人)能突破 1000 万 —— 核心差异是 “木桶短板”:若创始人必须掌控所有细节,说明团队中没有比你更专业的人,公司永远做不大;反之,能吸引 “比自己强” 的负责人,才能突破收入天花板。
6. 第六阶段:买别人的可能 —— 财富无上限(需先达第五阶段)
判断标准:你是否能 “投资未来的潜力”—— 发现处于早期阶段(如第一、二阶段)但有成长潜力的人或公司,通过提供资金、资源、机会支持他们,待其成长后获得回报。
比如投资初创公司、扶持年轻创业者,本质是 “用已验证的资源,赌未来的可能性”。但这个阶段有个前提:你必须先走完第五阶段 —— 若自己都没搭建过成熟团队,就无法判断 “谁有潜力”,更无法提供有效支持。
二、财富跃迁的 5 个核心修正要素:每个阶段都需要 “思维升级”
从一个阶段跃迁到下一个阶段,关键不是 “更努力”,而是 “修正行为与思维模式”。很多人卡在某个阶段,本质是用 “上一阶段的思维” 应对 “下一阶段的问题”。
1. 从卖时间到卖经验:找到 “能带来心流的热爱”
卡点原因:卖时间的人常说 “每天累得只想刷手机,没时间提升”,本质不是 “没时间”,而是 “没找到热爱的事”—— 做不喜欢的事会消耗精力,做热爱的事会激发精力。
解决方案:找到 “不赚钱也愿意做” 的事 —— 比如你喜欢研究职场规则,就算不收费,也愿意写文章分享 “面试技巧”;你喜欢帮人梳理情绪,就算没报酬,也愿意陪朋友聊天解惑。这种 “自发投入” 的事,才是你能积累经验的方向 —— 兴趣能支撑你度过 “没回报的积累期”,最终将经验转化为收入。
2. 从卖经验到卖更贵的经验:克服 “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卡点原因:很多人不敢服务高预算客户、不敢独立单干,不是 “没能力”,而是 “怕搞砸”—— 担心 “自己配不上高端客户”“单干后没稳定收入”,本质是 “恐惧未知”。
解决方案:问自己 “如果担心的事发生,能解决吗”—— 比如你想把咨询费从 300 元 / 小时涨到 500 元,就算有人不买单,你还能服务原有客户;就算服务高端客户时出现失误,你也能通过道歉、补偿挽回。大多数 “风险” 只是 “没遇到过的问题”,解决一次后,恐惧就会消失。关键是迈出 “第一次”。
3. 从卖经验到买时间:接受 “只能找到 60 分的人”
卡点原因:精英背景的人常卡在这一步 —— 习惯了高标准,觉得 “招到的人太差,教他的时间不如自己做”,却忽略了 “培养出 60 分的人后,自己能释放的时间价值”。
解决方案:转变 “短期损失” 的思维 —— 接受 “初期招人只能到 60 分”,接受 “教人的过程会耗时”,接受 “短期内看不到回报”。比如你花 10 小时教助理做基础排版,之后每次排版都能省你 2 小时,5 次就能回本,长期来看能省出大量时间服务高价值客户。同时,“识人能力” 也是需要积累的 —— 通过筛选、观察,逐步找到更靠谱的人。
4. 从买时间到买经验:承受 “权力稀释的不安”
卡点原因:很多创始人不愿放权、不愿分钱,怕 “失去掌控”,本质是 “恐惧权力稀释”—— 觉得 “公司我说了算才安全”,却忽略了 “不放权就留不住能人”。
解决方案:想清楚 “你要的是舒服,还是成事”—— 若只想 “说了算”,可以停留在第四阶段;若想把公司做大,就必须 “分钱、分权、分名”:让业务负责人有决策权,让核心员工有股份,让优秀的人能获得比你更高的回报。只有这样,才能吸引 “比自己强” 的人,突破收入天花板。
5. 从买经验到买可能:先完成 “第五阶段的积累”(暂未亲证,需向高阶者学习)
这个阶段需要 “判断潜力的能力” 与 “资源支持的实力”,必须先走完第五阶段 —— 自己没搭建过成熟团队,就无法理解 “创业的痛点”,也无法判断 “谁有潜力”。建议先专注前五个阶段,待具备足够积累后,再向已达第六阶段的人请教。
三、开启财富跃迁的 3 个步骤:按节奏行动,不跳级
1. 第一步:找到 “切入点”—— 从 “帮曾经的自己” 开始
核心问题:你想 “帮谁解决什么问题”?优先选择 “帮曾经的自己”—— 比如你 3 年前曾因 “简历差找不到工作”,现在就可以帮 “同样没经验的应届生改简历、辅导面试”;你曾因 “不会理财亏过钱”,现在就可以帮 “理财新手避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