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生活中的事,大抵可归为两类:一类靠 “熟”,一类靠 “悟”。靠 “熟” 的事,比如做饭、开车,不需高认知,只需反复练习 —— 炒一千次菜,手艺总能达标;开一千小时车,总能避开低级错误。这类 “基本技能”,人人靠时间都能掌握,却也只能糊口,因为它拼的是 “时间投入”,而普通人最不缺的就是时间,把它当竞争力,只会陷入无尽内卷。
另一类事,却与熟练度无关。比如赚钱、成事、养育子女,哪怕试一百次,没摸透规律仍会反复失败。这类事藏着内在逻辑,需动脑深挖本质,越是有价值的事,越需如此。人与人的差距,从不在 “熟” 的技能上,而在 “悟” 的能力上 —— 能否看透规律、遵循规律,才是拉开人生层次的关键。
一、规律,是穿透生活表象的 “金钥匙”
生活像一座冰山,我们看到的日常琐事、零散机会,只是水面上的一角;水下的 “规律”,才是支撑一切的底层逻辑。有人把 “不用动脑的重复” 当全部生活,把 “需要思考的规律” 当能力之外的障碍,一辈子被困在表层;而善于动脑总结规律的人,能一点点挖开冰山,找到事物的核心逻辑 —— 这便是 “开窍” 的开始。
比如赚钱这件事,看似复杂,本质却与自然界捕食者获取资源的逻辑相通。动物捕食靠三点:耐心、专注、果断。人赚钱亦是如此:
耐心,是咬住一个业务不放手,在煎熬中等机会 —— 不是今天做明天就想成,而是在一个赛道里深耕,等积累到临界点,机会自会出现;
专注,是集中所有能量在一件事上 —— 不是同时抓十个机会,而是把时间、精力、资源都投在一个方向,把 “单点” 做透;
果断,是该出手时不犹豫 —— 机会来临时,不纠结 “会不会错”,不被情绪牵绊,该投入时投入,该止损时止损。
这便是赚钱的规律,简单却从不出错。可很多人见了,总觉得 “太简单,没必要学”,依旧按自己的想法蛮干 —— 追风口、贪多求快、犹豫错失机会,最后抱怨 “赚钱难”,却不知自己早已偏离了规律的轨道。
规律从不是复杂的理论,而是抽离表象后的 “核心逻辑”。世界的运转,本就靠一连串规律支撑:春种秋收是规律,物竞天择是规律,价值交换是规律…… 那些看似五光十色、复杂迷乱的表象,不过是规律的 “外衣”。开窍的人做事,从不会被表象困住 —— 他们先找规律,再按规律行动,剩下的 “流程” 会自然推进,无需靠 “熟能生巧” 反复试错。
就像有人做自媒体,不盲目追热点、发视频,而是先摸透 “内容价值” 的规律:用户需要什么?如何传递价值?怎样让内容被看见?想清楚这些,再针对性创作,往往事半功倍;而不懂规律的人,每天发几十条视频,却因没抓住 “价值核心”,始终没流量 —— 这便是 “循规律” 与 “凭感觉” 的差距。
二、循规律者,从无真正的失败
有人说 “人生总有意外,哪能次次按规律来”,可 “意外” 从不是违背规律的理由 —— 规律不是 “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 “事物运行的本质逻辑”,遵循它,不是 “规避所有风险”,而是 “减少不必要的失败”。
真正按规律办事的人,从无 “真正的失败”。他们或许会有短期挫折,比如试错时没达到预期,比如机会来临时没把握好,但这些都不是 “失败”,而是 “规律给的反馈”—— 通过反馈调整方向,再顺着规律推进,终会靠近目标。而不按规律办事的人,失败是 “必然”:他们凭情绪决策,靠运气试错,哪怕偶尔成功,也只是 “偶然”,早晚会被规律拉回原点。
比如创业,按规律办事的人,会先调研市场需求(价值规律),再打磨产品(用户规律),最后逐步推进(迭代规律)—— 哪怕初期销量不好,也知道是 “产品没匹配需求”,调整后再试;而不按规律的人,凭 “觉得这个行业能赚钱” 就贸然入局,不调研、不打磨,靠砸钱推广,最后资金链断裂,只能倒闭。前者的 “挫折” 是 “规律反馈”,后者的 “倒闭” 是 “违背规律的必然”。
更重要的是,规律具有 “通用性”—— 吃透一件事的规律,能迁移到其他领域。比如懂了 “价值交换” 的规律,做自媒体时知道 “给用户价值才能涨粉”,做实体生意时知道 “给客户实惠才能留客”,甚至与人交往时知道 “给对方尊重才能长久”。这种 “一通百通” 的能力,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不用在每件事上都 “从零开始”。
有人觉得 “按规律办事太枯燥,不如凭感觉自由”,可 “自由” 从不是 “随心所欲”,而是 “掌控规律后的从容”。就像开车,懂了 “交通规则”(规律),才能在道路上自由行驶;不懂规则,只会四处碰壁。人生亦是如此,懂了规律,才能在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 “从容之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