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俗的认知里,“赚钱” 总被绑上 “体面” 的枷锁 —— 要做 “好意思” 的事,要符合 “身份” 的事,要让别人 “看得过去” 的事。我们总在先考虑 “丢不丢脸”,再计算 “能赚多少”,把面子摆在利润前面,把别人的看法当成自己的准则。可现实却一次次戳破这个幻觉:人人羡慕的体面事,要么轮不到你,要么赚不到钱;真正能靠自己赚到钱的人,都先放下了 “好意思” 的执念,把 “能赚钱” 当成了唯一的标准。 别让 “体面” 成为你贫穷的遮羞布,别让 “好意思” 挡住你翻身的路 —— 赚钱的第一步,是先承认:面子不值钱,能赚到钱才是真尊严。
一、“好意思” 的本质:用别人的眼光,捆住自己的手脚
什么是 “好意思”?无非是 “自己看得起、别人看得惯”—— 做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好意思;穿一身光鲜亮丽的衣服,好意思;跟朋友聊 “稳定的收入”,好意思。可如果让你去摆地摊、去发传单、去做 “别人觉得不体面” 的事,你就会觉得 “不好意思”,觉得 “丢了身份”,哪怕这些事能赚到钱,也会从潜意识里拒绝。
我们大多数人,都在赚 “好意思” 的钱。比如有人宁愿在公司拿 3000 块月薪做行政,也不愿去做月薪 8000 块的家政服务,因为 “行政听着体面,家政像伺候人”;有人宁愿在网上抱怨 “赚不到钱”,也不愿去拍短视频、做直播,因为 “怕被熟人看到,觉得自己在瞎折腾”。我们把 “别人的看法” 当成了赚钱的前提,把 “自己的体面” 当成了不可触碰的底线,却忘了:当你连钱都赚不到的时候,所谓的 “体面”,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幻觉。
“好意思” 的陷阱,就在于它用 “世俗的标准” 捆住了你的手脚 —— 你不敢做 “别人觉得不体面” 的事,不敢走 “别人没走过” 的路,最后只能挤在 “大家都觉得好” 的赛道里,拿着微薄的收入,守着虚无的体面。可真正的体面,从来不是 “别人觉得你好”,而是 “你能靠自己赚到钱,能给家人好的生活”—— 当你能做到这些,哪怕你曾经摆过地摊、发过传单,也没人会觉得你 “不体面”;反之,如果你一直穷,就算你做着 “体面” 的工作,也只会被人看不起。
二、你不是善良,是害怕付出;不是有骨气,是不敢破局
很多人把 “不做不体面的事” 当成 “有骨气”,把 “拒绝赚钱的机会” 当成 “善良”。比如有人说 “我不做直播,是因为不想靠装疯卖傻博眼球”,其实是害怕 “被人嘲笑”;有人说 “我不做副业,是因为不想占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其实是害怕 “付出了没结果”;有人说 “我不创业,是因为不想承担风险”,其实是害怕 “失败了丢面子”。这些看似 “正直” 的理由,背后藏着的,不过是 “懒惰”“急功近利”“不敢破局” 的真相。
你以为 “站着赚钱” 是有骨气,其实是你没勇气 “跪着起步”。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一开始就 “站着赚大钱”—— 那些现在 “站着” 的人,早年大多 “跪过”:他们可能为了谈成一个合作,陪客户喝到吐;可能为了拉到一笔投资,跑遍十几个城市;可能为了留住一个客户,放下身段道歉。这些 “跪着” 的时刻,不是 “没骨气”,而是 “为了未来能站得更稳” 的勇气。
曾经认识的一个女生,为了给母亲治病,开直播做 “擦边” 内容 —— 不是低俗,是穿着得体地分享穿搭、聊生活,却被一些人指责 “不道德”“没底线”。但她从来没辩解过,只是默默赚着钱,给母亲交医药费。后来有人问她 “会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她说:“我妈躺在医院里,需要钱救命的时候,我没功夫想‘好意思不好意思’。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没伤害别人,只是想让我妈活下去 —— 这比什么都重要。”
她的 “不体面”,其实是最真实的 “善良”—— 为了自己在乎的人,放下世俗的枷锁,去做 “能解决问题” 的事。而那些只会用 “道德” 指责别人的人,不过是把 “善良” 当成了 “害怕付出” 的借口 —— 他们不敢放下体面,不敢承担风险,不敢直面困难,最后只能在 “好意思” 的舒适区里,抱怨自己赚不到钱。
你要明白:“善良” 不是 “不做不体面的事”,而是 “为了重要的人,敢做不体面的事”;“骨气” 不是 “站着穷”,而是 “跪着赚够了钱,再站起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当你把 “善良” 和 “骨气” 绑在 “体面” 上,你就永远赚不到钱;当你把它们绑在 “解决问题” 上,你才能真正摆脱贫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