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长期陷入 “赚不到钱” 的困境时,首先要直面的核心问题并非 “项目好不好”“路子对不对”,而是要先做一次自我叩问:到底是我所做的事缺乏价值,还是我自身的能力与认知不足以支撑这件事产生价值?
在现实中,多数人会本能地选择前者 —— 四处寻找新项目、新赛道,潜意识里认定 “不是自己不行,而是之前的事不给力”,总觉得只要遇到 “靠谱的事”,自己就能顺理成章地成功。但残酷的真相是:你在过往领域遭遇的失败,90% 以上并非 “这件事本身做不了”,而是 “你没有能力将这件事继续推进并做出结果”。
曾接触过许多因传统生意倒闭而寻求转型的创业者,他们开口常问 “有没有新出路”。每当这时,我总会反问:“传统行业真的全行业凋零了吗?难道就没有一家企业能在其中赚钱?”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今仍能在传统行业立足的企业,大多完成了关键转型 —— 核心是将传统业务与互联网工具、数字化思维相结合,比如线下门店做线上私域运营、传统制造业通过直播电商拓展销路、老牌品牌靠内容营销重塑用户认知。
所以问题的本质很清晰:很多人并非被 “行业” 劝退,而是被 “行业的迭代速度” 甩下了 —— 当行业已经开始用新玩法、新逻辑运转时,他们仍在用十年前的经验和思维做事,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此时若贸然换一条新赛道,却不改变原有的失败思维,结果只会重蹈覆辙:把新路子走成老路子,把新机会耗成旧遗憾。
能力,才是所有行业的 “试金石”。脱离自身能力去空谈 “找好项目”,本质上是一种认知傲慢 —— 默认 “自己能力足够,错的都是外部环境”,却忽略了 “事在人为” 的底层逻辑。对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放弃熟悉的领域去新赛道从零开始,风险远大于机遇;更可靠的路径,是先提升自身能力、完成思维转型,在原有行业里找到新的增长点。
改变思维方式,是突破财富困局的重要前提。这个世界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消费习惯在变、技术工具在变、商业规则在变,唯独不愿改变的,是多数人的固有认知。他们总希望世界停下脚步等自己,希望市场迁就自己的过时观念,但这根本不符合商业规律与社会发展逻辑。
就像我们看他人分享的财富经验、行业洞察,核心价值从来不是 “求医问药” 般获取某个具体方法,而是学习对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若只盯着 “怎么做”,却忽略 “为什么这么做”,即便看再多文章、听再多课程,也只是徒劳 —— 思维不变,行动永远只能在原地打转。
一、重构思维:不是找 “新东西”,而是重识 “旧事物”
要改变思维方式,首先要打破一个认知误区:新的赛道、新的工具,只能为你提供新的可能性,但无法拯救你成年累月形成的顽固认知。真正能让你实现突破的,从来不是 “耳目一新的概念”,而是对 “旧有事物的全新理解”。
互联网上关于财富、创业、成长的核心逻辑,其实就那么多 —— 你认真研读三五十篇深度文章、十来本经典书籍,该了解的底层规律基本都能覆盖。再往后看,大多是 “酒瓶装新酒”:换一种表述方式,举几个新案例,但内核逻辑始终重复。
可很多人总执着于 “寻找新东西”,坚信 “一定有我不知道的秘诀,只是没刷到,或者别人藏着掖着”,于是不断追问、不断搜索,却始终不愿行动。但事实上,多数关于 “赚钱” 的核心认知,早已被反复提及:比如 “长期主义”“价值创造”“认知变现”“复利效应”。你之所以不满意,并非 “信息不够”,而是 “不愿相信这些朴素的道理就是真相”—— 你更渴望找到一条 “一夜暴富” 的捷径,来规避需要长期付出的努力。
“若想在互联网领域赚钱,先掌握一门‘敲门砖技能’,写作就是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道理讲清楚后,真正能行动的人寥寥无几。信的人会立刻开始刻意练习,哪怕每天写几百字,坚持三五百篇后,自然能做到 “下笔如有神”;不信的人会反问 “真的有用吗”,本质上是不愿接纳 “长期积累” 的思维,仍在期待 “更简单的方法”。
再比如对 “有钱人” 的认知,多数人会归因于 “运气好”“有贵人相助”—— 这些答案符合他们固有的思维逻辑,无需打破认知舒适区。但真相是:绝大多数有钱人的财富,都是通过 “长期积累 + 认知迭代 + 持续行动” 得来的。这个答案之所以不被接受,是因为它与 “速成思维” 相悖,即便听到了,也会自动忽略。
“如果过去十年你脑海里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你现在一定已经赚到钱了;若至今仍未赚到钱,那你固有的思考方式大概率是错的。” 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主动摒弃无效的旧思维,心无杂念地接纳那些被验证过的正确认知,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真相从不会骗人,若你觉得 “真相没用”,只是因为你还没真正用它来指导实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