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处的时代,对年轻女性存在一种耐人寻味的规训:暗示她们要像孩童般天真才显可爱,要流露弱小才会被保护。人至中年,我愈发欣赏那些富有力量感的女性 —— 李若彤的坚韧、张韶涵的倔强、郑秀文的不屈,她们身上那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那种不甘被命运裹挟的韧性,恰是岁月沉淀的珍宝。
然而现实中,许多女性却主动或被动地走上三条自我消耗的道路:幼化、物化与弱化。作为一名女孩的母亲,我希望这些道理能被更多年轻女性知晓。
一、幼化:以天真为面具的责任逃避
所谓 "幼化",是指成年人刻意用孩童的语气、神态与行为模式与世界互动。很多人将其视为 "情趣" 或 "个性",但真相是,绝大多数刻意的幼化本质上是在逃避成年人的责任。这是一种潜意识的宣告:"我还小,我不懂,我弱不禁风。所以你不能对我要求太高,我犯错你要原谅,有困难你要承担。"
这种生存策略看似划算 —— 只需卖个萌、装个傻,便能心安理得地推卸责任、转嫁难题。我曾带过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的实习生,简历光鲜亮丽,实际却是个 "职场巨婴"。让她独立完成方案,写两行就跑来求助:"这个要怎么做呀?我不会。" 派她对接客户,回来抱怨:"那个客户好凶,太难缠了。" 起初大家念其刚毕业多加照顾,久而久之便敬而远之 —— 没人愿意在本职工作之外,再额外承担 "育儿" 职责。最终她试用期未过,离职时还满心不解:"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我?我明明对谁都很好啊。"
她或许从未明白:不是大家不喜欢你,而是无法信任一个拒绝长大的人。真正的可爱与纯真,是历经世事后的通透,是见过人心复杂后的依然善良 —— 那是人格魅力,是灵魂自带的光芒。而将 "可爱" 当作工具,不过是用糖纸包裹懒惰、怯懦与不愿承担责任的内核。
收起那些 "宝宝" 话术吧。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说话发嗲就开绿灯,它只会为敢于承担责任、解决问题的成年人让路。
二、物化:将自我标价的危险游戏
比幼化更隐蔽也更危险的,是 "物化"。当下总有一些 "人间清醒" 的论调:"爱情都是虚的,搞钱最实在女人趁年轻嫁个好价钱才是王道 "。这些说法看似精明务实,实则暗藏陷阱 —— 当你开始用" 价钱 " 衡量自身价值时,就已完成了关键的自我物化:你不再是活生生的人,而成了一件待售商品。
商品的特性是明码标价、可供挑选、可以替代且会折旧。将美貌、年龄、生育能力当作核心筹码摆上婚恋市场,看似能卖个好价钱,实则放弃了最关键的 "定价权"。一件商品的价值从不由自身决定,而是由市场与买家说了算 —— 他们会挑剔你的 "出厂日期"(年龄)、检查 "包装"(外貌)、评估 "功能性"(生育价值、情绪价值),甚至会因出现 "新款" 而将你无情下架。这种姿态,注定将自己置于被动与缺乏安全感的境地。
当然有人会说,这是 "策略性自我物化",是为了获取资源。即便如此,也要明白 "卖" 的层次之分:低级的卖法是出售自然资源 —— 美貌与青春都是快速贬值的消耗品;高级的卖法是经营再生资源 —— 才华、认知、情绪稳定、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造价值的潜力。前者是易碎的花瓶,价值随时间递减;后者是越挖越有惊喜的宝藏,价值随时间复利增长。
不可否认,年轻漂亮确实能换取一定资源,但这些终会逝去。唯有认知与能力,才是岁月带不走的资本。《欢乐颂》里的樊胜美与安迪形成鲜明对比:将自己明码标价的女性,最终只会吸引两种人 —— 想讨价还价的与想将你当战利品的。在这两种关系里,永远找不到尊重与真爱。
三、弱化:主动交出人生方向盘的慢性放弃
最后谈谈 "弱化"。"我这个人不行,没什么主见我哪懂这个,你来决定吧 都听你的"—— 这些话是否似曾相识?我们总以为这是谦逊低调,实则很多时候是主动放弃力量的表现。
力量并非强势霸道,而是对人生的掌控感与选择权。当你说 "我不行我不知道 你决定" 时,就是在一次次将人生方向盘交到他人手中。放弃思考与选择的权利,甘愿做一名乘客 —— 而乘客的命运是:无论司机将车开向何方,哪怕是悬崖,你都只能被动跟随,因为方向盘从不在你手里。
见过太多在关系中弱化到尘埃里的女性:不敢表达需求怕被拒绝,不敢做决定怕犯错,不敢与伴侣冲突,宁愿委屈自己也要维持表面和平。她们以为这是 "为爱牺牲贤惠懂事 ",却不知主动放弃的力量换不来珍惜,只会换来得寸进尺与理所当然。对方会慢慢习惯替你做所有决定,也会慢慢习惯忽略你的感受与存在,直到你在关系中彻底失语,沦为可有可无的影子。
从今天起停止这一切吧:停止用孩童语气说话,学会用成年人的逻辑清晰表达观点与需求;停止用商品眼光打量自己,学会以创造者心态打造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停止用 "我不行" 自我催眠,学会对人生说 "我选择、我负责、我决定"。
你的价值不在别人贴的标签上,而在自己赢得的勋章里。你的光芒不是为照亮别人而存在,因为你本身就是太阳。
喜欢挣钱一本通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挣钱一本通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