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捣毁黑寡妇势力位于空港的“吞云幡”试验点并切断其信息链后,付华飞、杨华、赵建军等团队成员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太久。他们深知,守护东陆灵脉的征程依旧漫长,而提升“灵气涂层抗结冰”技术的实战性能,是当下至关重要的任务。
经过团队的深入研讨和分析,大家一致认为,有必要进行第二次更高难度的半实战试飞。赵建军神情严肃地说道:“第一次半实战试飞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次试飞,我们要让GJ - 7在更苛刻的条件下飞行,以获取更宝贵的实战数据。”
杨华点头表示赞同,他补充道:“没错,我们需要测试涂层在‘高过载’和‘高攻角’状态下的稳定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这项技术在严酷的实战条件下可靠工作。”
付华飞眼神坚定,他深知此次试飞的重要性和危险性,但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他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试飞的任务。“我来驾驶GJ - 7进行这次试飞,我相信我们的技术和努力,一定能让这次试飞取得成功。”付华飞说道。
为了确保第二次半实战试飞的顺利进行,团队成员们展开了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
赵建军带领科研团队对GJ - 7的“灵气涂层”进行了再次优化和校准。他们利用在解决空港危机以及对涂层进行“空域印”校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涂层的配方和工艺进行了调整,以提高其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能。同时,他们还对“祝融”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升级,确保其能够在试飞过程中准确地监测和调控涂层系统。
杨华则负责协调试飞所需的各项资源和保障工作。他与基地的后勤部门、气象部门等进行了密切的沟通和协作,确保试飞所需的燃油、零部件等物资充足,并且获取了最准确的气象信息。根据气象预报,试飞当天将会出现冻雨带,这正好符合团队设定的更苛刻试飞条件。
何飞带领医疗团队为付华飞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心理辅导。他们深知试飞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因此要确保付华飞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都处于最佳水平。何飞嘱咐付华飞:“试飞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感到不适,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
在试飞前的最后一次会议上,团队成员们再次对试飞计划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确认。每个人都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试飞过程中能够密切配合,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试飞的日子终于来临。清晨,西北试飞基地的跑道上,GJ - 7战机静静地停在那里,机身闪耀着银色的光芒,仿佛一头即将展翅翱翔的雄鹰。付华飞身着飞行服,步伐坚定地走向战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决心,但也隐藏着一丝对未知挑战的警惕。
登上战机后,付华飞熟练地启动了各项设备,与地面指挥中心进行了最后的沟通和确认。“地面指挥中心,我是付华飞,准备就绪,请求起飞。”付华飞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清晰地传送到指挥中心。
“付华飞,同意起飞。祝你试飞顺利。”杨华在指挥中心下达了起飞指令。
随着一阵轰鸣声,GJ - 7战机缓缓滑向跑道,然后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天空。付华飞驾驶着战机迅速攀升,很快就进入了预定的试飞航线。此时,前方的天空中已经隐约出现了冻雨带的迹象,云层变得更加厚重,颜色也越发灰暗。
穿越冻雨带:艰难的前行
当GJ - 7战机接近冻雨带时,付华飞明显感觉到战机的飞行状态发生了变化。冻雨如密集的子弹般打在战机的机身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灵气涂层”开始发挥作用,试图抵御冻雨的侵袭,但付华飞能够感受到,涂层系统承受的压力正在逐渐增大。
“祝融”系统实时反馈着涂层的各项数据。付华飞密切关注着屏幕上的数据变化,发现代表抗结冰能力的曲线开始出现轻微的波动。他知道,这是涂层在应对冻雨带时的正常反应,但他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付华飞按照预定的计划,驾驶着战机进入了冻雨带。瞬间,战机被浓重的雾气和密集的冻雨所包围,视线变得极其模糊。他只能依靠仪表和“祝融”系统提供的信息来判断战机的飞行状态。此时,战机的机翼和机身表面开始逐渐结冰,飞行阻力明显增大,战机的速度也有所下降。
付华飞冷静地操纵着战机,通过调整飞行姿态和发动机功率,尽量保持战机的稳定。他不断地与“祝融”系统进行协同调控,根据数据的变化及时调整涂层的参数,以增强其抗结冰能力。在他的努力下,涂层系统逐渐适应了冻雨带的环境,抗结冰曲线的波动幅度有所减小。
在穿越冻雨带的过程中,付华飞还需要按照计划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机动动作,以测试涂层在“高过载”和“高攻角”状态下的稳定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