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陆联邦,西北,边境雷达站,2990年,隆冬,深夜。
雷达站里,灯光昏黄而静谧,只有各种仪器设备发出的轻微嗡嗡声和偶尔的按键声打破这份寂静。杨华独自坐在雷达操作台前,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不断闪烁的信号。这段时间以来,雷达站截获了许多异常信号,这些信号就像一个个神秘的谜团,困扰着杨华。
他的面前摆放着一摞资料,其中一份是关于在双流空港捕获的“吞云幡”邪器的能量分析报告。杨华已经反复研究过这份报告,对“吞云幡”的能量特征有了深刻的印象。而此刻,他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近期截获的一种特定灵脉干扰波上。
这种灵脉干扰波的频谱特征十分奇特,它既不同于普通的电磁干扰信号,也和以往遇到的灵脉波动有所差异。杨华皱着眉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和疑惑。他决定对这种干扰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对,看看能否从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数据比对的开端
杨华熟练地操作着电脑,将灵脉干扰波的频谱数据导入到专业的分析软件中。软件开始快速地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一条条复杂的曲线在屏幕上不断展开。杨华全神贯注地看着这些曲线,试图从中找出规律和特征。
他首先将干扰波的频谱与常见的电磁干扰频谱进行了对比。经过一番仔细的观察和分析,他发现这种干扰波与电磁干扰有着明显的区别。电磁干扰的频谱通常比较杂乱,呈现出不规则的波动,而这种灵脉干扰波的频谱则相对较为规整,有着独特的峰值和谷值分布。
“看来这不是普通的电磁干扰。”杨华轻声自语道。他接着又将干扰波的频谱与以往记录的正常灵脉波动频谱进行了对比。然而,结果同样令人失望,这种干扰波与正常灵脉波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难道这是一种全新的干扰信号?”杨华心中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他决定扩大比对范围,将干扰波的频谱与之前在双流空港捕获的“吞云幡”邪器的能量频段进行对比。
惊人发现的前奏
杨华小心翼翼地将“吞云幡”邪器的能量频段数据导入到分析软件中,并与灵脉干扰波的频谱进行重叠显示。一开始,两条曲线并没有明显的相似之处,杨华的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调整分析软件的参数,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比较。
随着参数的不断调整,两条曲线开始逐渐发生变化。杨华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突然,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在某个特定的频段范围内,灵脉干扰波的频谱与“吞云幡”邪器的能量频段出现了部分重合的迹象。
“这……这是巧合吗?”杨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立刻重新检查了数据的准确性,确保没有出现任何录入错误。经过多次反复的检查和验证,他确定这不是巧合,而是真实存在的重合现象。
进一步的验证过程
虽然已经发现了频谱的部分重合,但杨华并没有急于下结论。他知道,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和充分的证据。于是,他决定对这种重合现象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杨华首先分析了这种重合的频段范围和程度。他发现,重合的频段并不是随机的,而是集中在几个特定的频率点上。这些频率点就像是一把把钥匙,有可能打开隐藏在背后的秘密。
接着,他又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截获的灵脉干扰波进行了分析。他发现,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出现这种特定的灵脉干扰波,其频谱与“吞云幡”邪器能量频段的重合特征都基本保持一致。这进一步证明了这种重合现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这种重合现象,杨华制作了一份详细的对比图表。图表上,灵脉干扰波的频谱和“吞云幡”邪器的能量频段清晰地重叠在一起,就像两条交织在一起的线,揭示着它们之间的神秘联系。
震惊与思考
当杨华最终确定灵脉干扰波的频谱特征与“吞云幡”邪器的能量频段高度重合时,他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他呆呆地坐在椅子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屏幕上的对比图表,仿佛陷入了沉思。
“这意味着什么?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杨华的脑海中不断盘旋着这个问题。他意识到,这个发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意味着“云端卫”可以利用自己守护的灵脉网络,来主动侦测甚至干扰敌人的邪器。
如果能够通过灵脉网络对邪器的能量频段进行监测和干扰,那么就可以在敌人的邪器发挥作用之前,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这将大大提高团队的防御能力,改变以往被动应对的局面。
“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种对抗黑寡妇势力邪器的有效方法。”杨华的心中涌起一股兴奋和激动。但同时,他也深知,要将这个发现转化为实际的防御策略,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